肖霄的心沉了下去。他哪来的单位证明?就算有,时间也来不及了。
失望地走出邮局,肖霄漫无目的地在省城的街道上走着。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与偏远的山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想起上海的外滩,想起南京路,想起和苏晨一起走过的每一条街道...
突然,一个主意闪过他的脑海:电报!虽然贵,但比电话快得多!
他急忙返回邮局,填写电报纸。可是该写什么?电报按字收费,他必须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最重要的信息。
深思熟虑后,他写道:安好勿念严防王一切小心霄
这短短的九个字花了他将近一个月的工资,但肖霄觉得值得。至少苏晨能知道他还活着,还关心着她,还能警告她提防王建军。
发出电报后,肖霄感到稍微安心了些。但他知道这还不够。他必须想办法真正回到上海,而不是这样隔空传话。
培训的最后一天,肖霄偶然听到一个消息:上海某出版社正在征集工农兵创作,获奖者可能有机会被调回城参与编辑工作。
这个消息像一道光,照亮了肖霄心中的黑暗。创作!这是他擅长的事情!他曾经梦想当画家,虽然现在条件有限,但他从未放弃过写作和绘画。
回到村里后,肖霄立即开始行动。白天教书,晚上就着煤油灯创作。他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经历,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黑土地上的星光》,讲述一个知青在农村找到人生价值的故事。他还配了几幅素描,画的是村里的孩子们。
创作过程异常艰辛。煤油灯昏暗的光线下,他的眼睛常常酸痛流泪;寒冷的冬夜里,手指冻得几乎握不住笔;更不用说还有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村里的各种杂事。
但肖霄坚持下来了。每当想要放弃时,他就想起苏晨和晓梦,想起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就有了继续的动力。
小说完成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怎么寄往上海?普通的邮寄很可能又被拦截。肖霄思考再三,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方法。
他找到即将回上海探亲的李红梅。自从上次她为肖霄作证后,两人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但肖霄相信她是个正直的人。
红梅同志,能请你帮个忙吗?肖霄有些犹豫地问。
李红梅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点点头: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
肖霄拿出厚厚的手稿和画作:这是我创作的一些作品,想寄往上海参加征集。但是...我担心普通的邮寄不保险。
李红梅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想让我帮你直接带到上海寄出?
肖霄点点头:我知道这个要求很冒昧,但是...
没问题。李红梅爽快地答应,我正好后天走,一定帮你安全寄到。
肖霄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谢谢你,红梅同志。这份情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李红梅苦笑一下:不用谢我。我只是...希望你能如愿以偿。
送走李红梅后,肖霄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但他知道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件事上。他开始寻找其他回城的途径。
通过多方打听,肖霄了解到除了上大学外,还有几种可能的回城方式:顶替父母工作、特殊人才调配、病退等。顶替父母工作显然不适合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没有岗位可顶替;特殊人才调配需要特别的技能和机会;病退...他不想欺骗组织。
就在肖霄几乎要绝望时,老校长带来了一个消息:肖老师,我听说上海有个教师进修学院,正在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教师。你要不要试试?
肖霄的心猛地一跳:需要什么条件?
具体不清楚,但需要单位推荐和考核。老校长说,我可以帮你争取推荐名额,但考核就得靠你自己了。
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肖霄激动地想。即使希望渺茫,他也必须试一试。
接下来的日子,肖霄更加努力地工作。他不仅认真教学,还主动承担了夜校的工作,帮助村民们扫盲;他组织孩子们开展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他甚至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帮村里画宣传画,办黑板报。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好评,为那个可能的推荐名额做准备。
然而,就在肖霄全力以赴时,一个意外的打击降临了。李红梅从上海回来了,带回来一个坏消息:他投稿的作品落选了。
出版社说题材很好,但...但有些内容不够。李红梅委婉地说,眼神中带着歉意。
肖霄感到一阵失望,但很快振作起来:没关系,本来也就是试一试。还是要谢谢你。
李红梅犹豫了一下,又说:还有一件事...我在上海听说,王建军确实去找过苏晨。而且...而且苏晨好像已经和别人在一起了。
什么?肖霄如遭雷击,这不可能!
我也是听说的,李红梅急忙说,不一定准确。但确实有人看见她和一个干部模样的男人走在一起,看起来很亲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上海有个女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