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地址不对?或者信被扣下了?”林小雅沉思着,“我表哥在邮局工作,也许能帮忙打听到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和林母的说话声:“小雅,我回来了!咦,谁来了?”
林小雅赶紧让苏晨躲到帘子后面,自己迎出去:“妈,你回来了!是晨晨来了,我们正在复习功课呢。”
林母是个和蔼的中年妇女,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她探头看了看:“晨晨呢?听说你病了,好点了吗?”
苏晨从帘子后走出来,强作镇定:“阿姨好...好多了,就是还有点虚。”
林母关切地打量着她:“脸色是不太好。要多休息,注意营养。小雅,把昨天买的鸡蛋给晨晨拿几个回去。”
林小雅趁机说:“妈,晨晨妈妈说想买点生姜,说是偏方治病。咱们明天多买点吧,我也想吃姜糖了。”
林母爽快地答应:“行啊,生姜又不贵。明天我去买。”
苏晨感激地看着林小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有好朋友的帮助,让她感到不再那么孤独无助。
离开林小雅家时,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在湿漉漉的弄堂里映出一道彩虹。苏晨望着那道彩虹,心中升起一丝希望。
从那天起,林小雅成了苏晨最得力的帮手。她经常来苏家串门,以复习功课或者一起做针线活为借口,实际上是在帮苏晨掩饰孕相和应对各种不适。
她找来一些旧布料,帮苏晨改了几件宽松的衣服;她打听来各种缓解孕吐的偏方,偷偷带给苏晨;她甚至还从母亲那里“借”来一些营养品,说是给自己补身体,实际上都给了苏晨。
最让苏晨感动的是,林小雅开始暗中打听肖霄的消息。她通过表哥在邮局的关系,试图查询寄往北大荒的信件情况,但那个年代通讯落后,查询起来异常困难。
一天下午,两人正在苏晨房间里做针线活,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刘大妈的声音:“苏阿姨,晨晨在家吗?我做了点桂花糕,给她送点来。”
苏晨的心猛地一跳,手中的针差点扎到手指。她已经四个多月的身孕,虽然穿着宽松衣服,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端倪。
林小雅迅速反应过来,大声说:“晨晨,这道题太难了,咱们去问王老师吧!”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苏晨躺到床上,盖上被子。
苏晨赶紧照做,用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林小雅则拿起一本数学书,装作在讨论问题的样子。
苏母带着刘大妈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苏晨“病恹恹”地躺在床上,林小雅坐在床边和她讨论功课。
“晨晨怎么了?又不舒服了?”刘大妈关切地问,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在苏晨身上扫来扫去。
林小雅抢着回答:“晨晨最近身体虚,医生说要静养。我们正在复习功课,不能落下太多。”
刘大妈将桂花糕放在桌上,假意关心了几句,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苏晨。苏晨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被她看出破绽。
幸好这时林小雅机智地说:“阿姨,我们正好有道题不会,能请教您吗?听说您家小明数学很好。”
提到自己的儿子,刘大妈顿时来了精神,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儿子的学习成绩。趁这个机会,林小雅对苏母使了个眼色,苏母会意,借口要去烧水,把刘大妈引出了房间。
危机暂时解除,苏晨长舒一口气,感激地看着林小雅:“小雅,今天多亏了你...”
林小雅摇摇头,表情严肃:“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刘大妈明显起疑心了,迟早会发现的。”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林小雅突然说:“我打听到一个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听说北大荒那边最近有山林大火,很多知青受伤了...”
苏晨的心猛地一沉,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肖霄他...”
“别急,只是听说,不一定准确。”林小雅赶紧安慰,“我已经托表哥打听更确切的消息了。一有信我就告诉你。”
尽管如此,苏晨还是一夜未眠。她抚摸着小腹,心中充满对肖霄的担忧。如果肖霄真的出了什么事,她和孩子该怎么办?
第二天,林小雅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她表哥打听到,确实有上海知青在北大荒的山火中受伤,但名单上没有肖霄的名字;坏消息是,刘大妈似乎在暗中打听苏晨的“病情”,还向街道居委会反映了情况。
“这可怎么办?”苏母焦急地说,“要是街道来调查,就瞒不住了!”
林小雅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有了!可以说晨晨得了肝炎!需要隔离治疗!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不出门了!”
苏母犹豫道:“这...这能行吗?要医院证明的啊!”
“我有个远房表叔在医院工作,”林小雅说,“也许能帮上忙。”
这个大胆的计划让苏晨既惊讶又感动。为了帮她掩饰,林小雅竟然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上海有个女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