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盗墓者想把宋代瓷片走私到海外,”程远看着被追回的瓷片,气愤地说,“桑给巴尔的宋代瓷片是横渡航线延伸的关键证据,一旦流失,我们就无法完整还原宋代东非贸易的规模。”随后,考古队与当地警方合作,加强了遗址的安保巡逻,确保文物安全。
2024年12月,“从宋代到明代:中国横渡印度洋技术的继承与发扬”全球巡回展在泉州启动首站,随后将前往阿曼、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索马里、印度等国展出。展厅内,泉州湾“通远号”沉船的龙骨、南京龙江船厂的明代铜钉、印度古里的宋代双语石碑、桑给巴尔的宋代瓷片等文物,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了中国横渡印度洋技术的演进历程,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学者和游客。
程远在首展开幕式上致辞:“2024年的联合考古,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郑和下西洋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建立在宋代航海者百年探索的基础上——从宋代的航标、罗盘、海船,到明代的牵星板、优化船型、贸易网络,每一步都是继承中的突破,发扬中的创新。这种‘站在前人肩膀上创新’的精神,是中国海洋文明的核心,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视频致辞中说:“中国考古人通过2024年的重大发现,还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技术传承链,证明了文明的进步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继承中发展的。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更为当今世界的海洋合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展览期间,“亚非海洋考古联盟”正式成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阿曼国家博物馆、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等12个机构成为首批成员。联盟计划在2025-2030年开展“宋代至明代印度洋航线专项考古”,重点发掘南非厄加勒斯角的明代沉船、阿拉伯半岛的宋代贸易站等遗址,进一步还原中国横渡印度洋技术的完整传承脉络。
2024年的考古之旅虽已结束,但中国海洋文明“继承与发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亚非海域的每一块礁石下,在沉船的每一根龙骨中,在考古人的每一次发掘里,这段跨越千年的传承,正以崭新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考古浮海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