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画面续接】
【镜头1】:“寻找郑和的航海日志”直播启动仪式现场,泉州考古基地的露天广场上搭建了临时舞台,背景板是放大的《郑和航海图》局部,标注着“古里国”“满剌加”等关键港口。程远穿着深蓝色考古服,身边站着林珊、郑海峰、欧阳宗明和方美怿,五人身后是刚运抵的“永乐五年宝船建造清单”复制品,用玻璃展柜保护着。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寻找郑和的航海日志’直播现场!”程远抬手示意镜头扫过台下的观众,“上次直播我们确认了宝船的真实尺度,这次,我们要寻找更核心的证据——记录郑和船队航线、贸易、甚至‘踪迹建文’秘密的航海日志。”
【弹幕】:“终于等到续集!航海日志真的能找到吗?”“程教授,这次要去哪个遗址啊?”“会不会在之前发现的‘林阿福’沉船里?”
林珊上前一步,手里拿着一张卫星地图:“根据《龙江船厂志》和新发现的建造清单,永乐五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曾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建立‘官仓’,用于存放补给和文书。我们推测,部分航海日志可能随补给船留在了那里。这次,我们的目的地就是马六甲的‘郑和官仓遗址’。”
【镜头2】:画面切至“海探五号”考古船的甲板,郑海峰的摄像机对准船舷上的“马六甲航线”标识,船员们正在装载水下探测设备。欧阳宗明和方美怿蹲在一旁,整理着从泉州带来的明代航海仪器复制品——罗盘、牵星板、量天尺,一一摆放在防潮布上。
“大家看这个牵星板,”欧阳宗明拿起一块巴掌大的木板,对着镜头展示,“这是明代船员观测星辰高度的工具,郑和船队就是用它在夜间确定航线。这次去马六甲,我们会用复刻的牵星板,还原当年船员的导航方式,看看能不能找到官仓的准确位置。”
方美怿补充道:“另外,我们还带了‘气味探测器’——明代官仓储存的丝绸、瓷器、香料会留下独特的化学痕迹,探测器能捕捉到这些微量物质,帮我们精准定位遗址范围。”
【弹幕】:“气味探测器?好高科技!”“欧阳老师什么时候开考古工具科普课啊?”“马六甲会不会有盗墓者埋伏?”
一、马六甲的“官仓密码”
【直播画面】:“海探五号”抵达马六甲海峡,镜头对准远处的海岸线,棕榈树在海风中摇曳,湛蓝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当地考古专家阿卜杜勒登上船,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满剌加舆图》,上面用中文标注着“大明官仓”的位置。
“根据舆图记载,官仓在马六甲河入海口的左侧,”阿卜杜勒指着地图上的红点,“但这里现在被红树林覆盖,加上海平面上升,遗址可能在水下3-5米处。”
【镜头】:水下探测设备启动,屏幕上显示出红树林下方的地形扫描图。突然,一处不规则的矩形区域出现异常反射信号,边缘还散落着密集的点状反射点。
“有发现!”郑海峰的声音带着兴奋,“反射区域长约20米,宽8米,符合明代官仓的常见尺寸。那些点状信号,很可能是储存瓷器的木箱!”
程远立刻下令展开潜水作业。欧阳宗明和方美怿穿好潜水服,带着防水摄像机和气味探测器潜入水中。镜头跟随他们穿过茂密的红树林根系,一块青灰色的石砌地基渐渐显露,上面还残留着木质构件的痕迹。
“这是官仓的墙体!”方美怿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大家看墙体的砌筑方式——‘错缝拼接’,和泉州明代城墙的工艺一致,是中国工匠建造的无疑!”
欧阳宗明将气味探测器贴近墙体,屏幕上的数值瞬间飙升:“检测到丝绸的蛋白质残留和胡椒的挥发性成分!确认这里就是储存物资的官仓遗址!”
【弹幕】:“终于找到官仓了!航海日志会不会在里面?”“红树林里潜水好危险,注意安全!”“快看看有没有木箱里的瓷器!”
【突发状况】:潜水摄像机突然捕捉到一道人影,在官仓遗址旁快速移动。欧阳宗明立刻示意方美怿暂停作业,两人悄悄靠近,发现是一名穿着潜水服的陌生男子,手里拿着金属探测器,正在翻动泥沙。
“是盗墓者!”欧阳宗明压低声音,通过对讲机向船上汇报,“他在官仓东南角活动,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程远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别惊动他,我们已经联系马六甲警方,他们的巡逻艇正在赶来。你们先记录他的行动轨迹,保护好遗址核心区域。”
【镜头】:方美怿悄悄调整摄像机角度,拍下盗墓者的侧脸和他手中的探测器型号。男子似乎察觉到异常,突然加快动作,用铲子挖起一块木质构件,转身就要逃离。就在这时,警方的潜水员赶到,将男子当场抓获。
“他手里的构件是官仓的横梁残件,上面刻着‘永乐五年’!”方美怿游过去检查构件,“幸好及时拦住,不然他可能会破坏整个遗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考古浮海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