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林新宇操控水下机器人在沉船北侧三百米处,扫出一片石质结构的轮廓。屏幕里渐渐清晰的,是一座用“福安号”船板搭建的水下祠堂,大门上“林氏商帮遇难船员之祠”九个字虽被海水侵蚀,却仍能辨出遒劲的笔锋,两侧石柱刻着的对联“渡南海赴南洋贩茶,为家国为家谋生”,墨色在探照灯下泛着陈旧的光。祠堂供桌上,十几个陶制牌位整齐排列,最中间的牌位刻着“故显考林阿旺之位”,牌前的瓷杯里,还盛着些墨绿色的茶梗——正是林阿旺想带回家,泡给母亲和弟弟的武夷岩茶。
程远抱着张瑜的遗体,顺着潜水梯缓缓下到祠堂前。海水漫过他的胸口,冰凉却抵不过心里的痛。他将张瑜手里攥着的半片茶梗,轻轻放在林阿旺的牌位旁,声音在水下有些模糊,却字字清晰:“张瑜,我们找到‘福安号’了,也找到林阿旺的牵挂了。你说要做的武夷茶品种溯源,我们会带着这半片茶梗完成;你想讲给更多人听的海底故事,我们也会一直讲下去。”
夕阳西下时,考古队在遗址旁立起了两座纪念碑。左边那座用从“福安号”打捞的青石板制成,正面刻着“清雍正五年 福州茶叶商船福安号船员林阿旺及众商人遇难处”,背面是林阿旺账册上的话“给阿母买御寒的狐裘,再给阿弟买读书的笔墨”;右边那座,是用张瑜生前最爱的浅蓝色大理石打造,正面刻着“考古学家张瑜之墓 公元2024年 逝于闽江口考古遗址”,背面刻着她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着一个不应该被忘记的故事”。
福州林氏家族的后人们来了五十多位,白发苍苍的林老爷子捧着林阿旺的牌位,对着两座纪念碑深深鞠躬,老泪纵横:“先祖阿旺公,张瑜姑娘,三百年了,你们终于不再孤单。现在的福州,冬天有暖和的狐裘,文房四宝随处可见,阿旺公牵挂的弟弟要是知道,也该安心了;张瑜姑娘,你放心,我们会常来看看,也会把你们的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
“探海号”驶离闽江口时,夕阳把海面染成一片橘红,余晖落在程远手里的半片茶梗上,泛着淡淡的光泽。郑海峰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姜茶,声音带着哽咽:“程队,下一站……我们还走吗?”程远望着远处渐渐模糊的海岸线,眼里含着泪,却坚定地点了点头:“走。张瑜说过,只要还有一个‘缘海之人’的故事没被发现,我们就不能停。她的心愿,我们得替她完成。”
船帆在暮色中缓缓展开,船灯的光晕在海面上铺成一条金色的路,像在指引着他们去往更远的历史深处。程远站在甲板上,风掀起他的衣角,怀里揣着张瑜的检测报告,指尖捏着那半片茶梗。他知道,往后的每一次考古,每一次打捞,身边都好像还站着那个抱着检测箱、眼里闪着光的姑娘,陪着他一起,把那些藏在海底的牵挂与坚守,一一讲给这个世界听,直到每一个“缘海之人”的心意,都能被时光永远铭记。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考古浮海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