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的目光落在“样本含松香残留”的标注上,想起《闽书》的细节:福州商人运茶,会在茶箱外层涂松香,“防海水受潮,兼驱虫蛀”。话音刚落,林新宇的无人机从雨雾中俯冲,画面里水下沉船的“闽商林记”阴刻大字在探照灯下泛着木质原色,船舷两侧固定茶箱的铁环锈迹,像极了福州古厝的雕花。“船尾还有‘福安号’商号!”林新宇激动地喊,“林氏族谱写着,雍正五年失踪的茶叶船,就叫‘福安号’!”
潜水队准备时,郑海峰检查潜水服氧气管,左腿宁波港留下的疤痕被松紧带勒出淡红印。“这次我带老赵、小孙下去,”他拍着程远的肩笑,“上次只捞着胡阿顺的绣样,这次给你拆个‘福安号’的茶箱!林氏茶箱都刻‘平安’二字!”说罢套上头盔,纵身跃入水中,浪花被雨水吞没,只留一道浅痕。
水下机器人的画面传回来时,甲板上一片寂静。沉船侧卧在黄褐色泥沙中,三分之二陷进泥层,货舱里:第一层茶箱烙着“林记”火印,腐烂的箱盖下露出墨绿色茶梗;第二层青花瓷罐散落,“雍正官窑”款识清晰,是装茶水用的;最下层麻布包裹的东西随浪浮动,账本残页上“暹罗、马六甲”的字迹隐约可见。“是‘福安号’!”张瑜的声音哽咽,指着画面里的木箱,“封条‘林氏商帮总号’,和福州博物馆的藏品一模一样!”
林珊扛着DNA检测箱跑来,轮子磕出急促的响:“船长舱发现两具骸骨!”她快速操作,基因图谱与福州林氏基因库匹配,“一具左手攥着‘林阿旺’木牌,职位‘管货’!族谱记着他‘雍正五年随福安号赴南洋,溺于闽江,年二十八’!”
程远还没反应过来,林新宇惊呼:“程队!不好了!”主控屏切换画面——“闽渔9563”渔船冲破雨雾,甲板上蒙面人组装液压起吊机,为首者刀疤在雨中刺眼,正是宁波港漏网的盗墓头目!“这群混蛋!”张瑜攥着检测箱的手更紧,指节泛白,“想抢武夷茶和青花瓷!”
刀疤脸的船停在遗址旁,“闽渔9563”的油漆未干。他摘下面巾冷笑:“程队长,这雍正大红袍,一箱能卖上百万,识相的让开!不然炸了沉船!”
郑海峰浮出水面换氧,听到这话,呼吸管掉在甲板上。程远拉住他,悄悄拨通紧急电话,对着刀疤脸喊:“先让我们捞骸骨,林阿旺泡了三百年,别遭炸药罪!给四十分钟!”刀疤脸吐掉烟蒂:“行,四十分钟!”
潜水队加快速度,郑海峰三人将林阿旺的骸骨抬进打捞篮——他腰间皮质腰带上挂着铜制算筹,刻着“茶一箱,银五两”,胸口麻布包里的账册残页写着:“今运大红袍五十箱,归闽得银二百五十两,给阿母买御寒狐裘,给阿弟买读书笔墨,阿弟要考科举,得去福州‘文宝斋’买最好的宣纸”。张瑜趴在船舷边,看着画面里的账册,眼泪砸在雨水中:“他才二十八岁,还没给母亲买狐裘,没给弟弟买笔墨……”
四十分钟一到,刀疤脸吼:“动手!吊茶箱!”同伙启动起吊机,钢索冲向货舱。程远喊:“投烟雾弹!”烟雾笼罩海面,刀疤脸的人辨不清方向,钢索砸在船舷上,发出“嘎吱”的响。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刀疤脸的同伙没抓稳炸药包,引线“嗤嗤”冒火花,朝沉船滚去!“不好!”张瑜喊着抓起救生圈,纵身跃入水中。程远伸手去拉,只抓住她飘散的发梢。雨水中,她的身影像浅蓝色闪电,一把抓住炸药包,用尽全身力气推远——“轰隆”一声巨响,冲击波将她掀飞,海面上涌起巨大水柱。
“张瑜!”程远嘶吼着跳进水中,冰冷的海水浸透衣服。他朝着她的方向游去,怀里攥着她刚递来的检测报告。当他抓住她的手时,她的身体已冰凉,嘴角还带着浅笑,手里攥着半片茶梗——那是她要带回实验室,做“雍正武夷茶品种溯源”的样本。
“警察来了!”郑海峰带着哭腔,和老赵、小孙将张瑜抬上甲板。巡逻艇疾驰而来,警笛划破宁静。刀疤脸和同伙被按在甲板上,手铐锁住手腕,他看着张瑜的遗体,眼里满是恐惧,一句话也说不出。
雨渐渐停了,阳光洒在海面上,染成金红。程远坐在甲板上,抱着张瑜的遗体,手里攥着她的检测报告和半片茶梗。她脸上沾着海泥,发梢挂着的水珠在阳光下像碎钻,仿佛下一秒就要睁开眼,笑着说“程队,你看这茶梗的纹路,说不定能追溯到当年的茶山”。程远指尖抚过她冰凉的脸颊,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片段突然涌上来——第一次在考古基地见面,她抱着一摞古籍,说“我研究了三年清代海贸,终于能跟着你出海了”;在泉州湾的深夜,两人对着吴阿福的药方熬夜查史料,她泡的姜茶暖了整间船舱;在宁波港整理胡阿顺的绣样时,她轻声说“以后我们要是有时间,就去宁波老街看看绣娘做活,说不定能还原出当年的嫁衣”……可这些约定,再也没机会实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考古浮海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