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站在纪念碑前,望着远处的月港码头。此刻的码头灯火通明,渔船进进出出,渔民们扛着刚捕捞的渔获,说说笑笑地走向集市,与明代“片板无海”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瑜走到他身边,递来一杯热咖啡,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目光:“虽然海禁政策让中国航海业落后了几百年,但这些遗址和文物,会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不再重蹈覆辙。”
郑海峰和林新宇正在整理发掘出的文物,将番银、象牙和瓷器逐一登记编号;林珊则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新的发现,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程远看着身边的同伴,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他们不仅是在发掘冰冷的文物,更是在还原一段被海禁政策掩盖的鲜活历史,让那些因“违禁”而牺牲的民间海商,终于被后人看见、被后人铭记。
“探海号”再次起航时,月港的灯火渐渐远去,融入夜色中的海平面。程远站在甲板上,手里握着那本《海禁私册》的复印件,心里想着王奎被带走时的眼神——或许,未来有一天,王奎能明白,他祖辈留下的不是寻宝的线索,而是一段关于海禁与抗争、生存与绝望的历史,是中国航海史上不该被遗忘的一页。
张瑜走到程远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海平面,轻声问:“下一站去哪里?”程远翻开海图,指尖落在“泉州港”的位置——那里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明代海禁政策的重要实施地,更是无数民间海商冒险出海的秘密港口:“去泉州,看看海禁政策下的官方航海,和民间走私的航海,到底有什么不同;看看郑和的辉煌,和张万山的绝望,是不是都藏在同一片海里。”
“探海号”的船帆在夜风中展开,像一双巨大的翅膀,载着考古队的希望,朝着泉州的方向驶去。台湾海峡的浪涛拍打着船舷,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那些被海禁掩盖的航海故事,也像是在期待着下一段考古旅程的开启——那里,或许有更多被时光掩埋的秘密,等待着他们去发现。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考古浮海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