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在古运河的淤泥里,也有了新的发现。她穿着防水服,跪在淤泥边,双手戴着橡胶手套,轻轻地拨开层层灰黑色的腐殖质。那些腐殖质散发着淡淡的腥气,是河水与时间交织的味道。随着她的动作,一枚带孔的银币逐渐显露出来。她屏住呼吸,用软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银币,币面的阿拉伯文虽已模糊,如同被岁月抹去的密码,但边缘的齿痕却与扬州出土的“大食银币”如出一辙,仿佛是同一模具铸造而成。“是市舶司收市的货币!”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喜,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上面的年份换算过来是763年,正好是吕太一发兵作乱那年。”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银币上的齿痕,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市舶司官吏清点货币时的场景。
张瑜在个园的古井旁忙碌着,起重机的吊臂缓缓升起,一个腐朽的木箱被慢慢吊了上来。箱板的樟木虽已朽成碎片,风一吹便簌簌掉落,但上面“市舶使”的烙印却依然清晰可辨,那是权力与职责的象征。更让人惊叹的是箱内的丝绸残片,虽然大部分已经碳化,但残存的部分上,织纹里的“胡商”图案还沾着淡淡的朱砂,胡商的形象栩栩如生,高鼻深目,头戴尖帽,正牵着骆驼前行。经检测,这些丝绸是用波斯的红花染制的,色彩虽已暗淡,却依旧能想象出当年的鲜艳欲滴。“是市舶司的贡品!”张瑜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缕丝线,生怕不小心损坏了这珍贵的文物,“《新唐书》说大食商人‘献金线袍’,这残片的织造工艺和记载完全吻合。”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仿佛看到了当年大食商人带着贡品,千里迢迢来到扬州,向市舶司献上这份珍贵礼物的场景。
程远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那面铜镜,突然注意到铜镜边缘的铜锈分布有些奇特。他顺着铜锈密集的方向望去,发现不远处一条被雨水冲刷出的沟渠,砖石缝里的铜锈突然变得密集起来。他心中一动,莫非那里有什么秘密?于是,他站起身,顺着沟渠往瘦西湖的方向走去。沟渠两旁长满了杂草,脚下的砖石凹凸不平,他走得格外小心。
走了约莫百十米,砖石缝里的铜锈越来越多,甚至能看到一些散落的铜钱碎片。程远停下脚步,蹲下身,用小铲子轻轻拨开砖石旁的泥土。突然,他感觉到铲子碰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发出空洞的回响。他心中一喜,连忙招呼附近的队员过来帮忙。众人合力撬开那块松动的青石板,一道通往地下的阶梯赫然出现在眼前,阶梯上布满了灰尘和蛛网,仿佛是一条通往神秘世界的通道。阶壁的凿痕里嵌着几粒胡椒,那是南洋特产的香料,常被用作市舶交易的“软通货”,带着浓郁的异域气息。“是市舶司的仓库!”程远举着手电筒往下照,光柱穿透黑暗,照亮了阶梯下方的空间。在浮动的尘埃中,竟飘着半片丝绸,上面的联珠纹在渤海器物中从未见过,花纹繁复而精美,充满了异域风情。
仓库的地面铺着一层厚厚的桐油布,虽然已经泛黄发脆,但依然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脚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历史在低语。程远举着手电筒,仔细地打量着仓库内的景象。墙角堆放着几个陶罐,罐口用封泥密封着,封泥上还留着市舶司的朱印,印泥的成分检测显示含辰砂与珍珠粉——这是唐代官印特有的配方,庄重而威严。
他走到一个陶罐旁,小心翼翼地敲开封泥,一股淡淡的香气从罐内飘出。打开陶罐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里面整齐码着的不是香料,而是数十枚带“市舶司验”字样的铅券,券面的字迹出自同一人之手,笔锋刚劲有力,透着一股严谨认真的气息。每一枚铅券上都详细记录着货物的名称、数量、来源地以及抽税的比例,仿佛是一本浓缩的市舶贸易账簿。
傍晚,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乌云密布,紧接着,一场雷阵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帐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上天在发怒。仓库的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响动,像是有人在撬动石板。程远示意大家熄灭手电筒,静静地躲在暗处观察。
黑暗中,传来刀疤脸低沉的声音:“动作快点,把波斯锦都装上车!”随后是杂乱的脚步声和搬运东西的声响。突然,一道光柱扫了过来,正好照在墙角,刀疤脸的手下正把一卷“锦缎”往麻袋里塞。那锦缎的联珠纹歪歪扭扭,线条粗糙,颜色也显得格外刺眼,一看就是用现代化纤仿造的,连最基本的褪色痕迹都做不出来,与仓库里那半片真正的波斯锦有着天壤之别。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声音越来越近,仿佛是正义的号角在吹响。刀疤脸等人脸色大变,慌乱中想要逃跑。当警笛声从运河对岸传来时,刀疤脸正把一枚“铜镜”塞进怀里,那是他刚才在仓库门口捡到的,以为是什么值钱的宝贝。
程远见状,猛地从暗处冲了出来,一把撞掉他手里的洛阳铲。那枚“铜镜”摔在地上,瞬间裂成两半,露出里面的水泥芯,假得可笑。“真正的唐代铜镜含锡量是24%,你们这破玩意儿连10%都不到。”程远捡起地上的一枚铅券,举到刀疤脸面前,“这些才是市舶司的凭证,上面的朱砂里掺了牡蛎壳粉,你们仿得出来吗?”刀疤脸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知道自己这次是插翅难飞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考古浮海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