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后的南海,像是被巨兽搅动的调色盘,泛着诡异的青紫色。乌云低垂,将探海号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汹涌的浪涛不断拍打着船身,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程远紧紧握着从秦汉古墓中出土的造船图纸,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图纸上用朱砂绘制的“千里船”结构图在应急灯下泛着暗红,仿佛凝固的血液,透着一股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林珊抱着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飞速滑动,将最新的声呐数据与图纸上的星图进行对照。突然,她指着屏幕上一个区域,“海底地形轮廓居然和图纸边缘的云纹完全重合!”
程远凑近查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知道,这绝不是巧合,前方或许隐藏着足以震撼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郑海峰急促的喊声:“快看东北象限!”他的声音被雷声吞没了大半。
程远和林珊急忙跑到雷达屏幕前,只见一片浓雾正以违背常理的速度移动,宛如一只巨大的怪物,在海面上迅速蔓延。雾中隐约浮现出楼船的轮廓,若隐若现,仿佛来自千年前的幽灵。
程远手腕上的贝壳手链突然发烫,与手中的青铜摇橹构件产生共鸣。
神奇的是,甲板上竟投射出北斗七星的虚影,光芒在风雨中摇曳不定。当“探海号”驶入雾区的刹那,所有电子设备瞬间失灵,屏幕闪烁着雪花般的乱码,仪器的嗡鸣声戛然而止。
唯有那盏从秦汉沉船打捞的青铜行灯,竟自动燃起幽蓝火焰,火苗在风中跳动,映照着程远和林珊紧张而又兴奋的脸庞。
“这雾不对劲,”程远握紧拳头,目光坚定,“里面肯定有东西在干扰我们的设备。”林珊点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的好奇。
浓雾深处,八艘汉代楼船首尾相连,静静地停泊在那里,宛如沉睡的巨鲸。船身覆盖着发光的海藻,在幽暗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给这些古老的船只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程远和林珊乘坐深潜器缓缓靠近,深潜器的探照灯划破黑暗,照亮了船舷上的铭文——“横海将军”。
林珊操作着激光扫描仪,专注地对楼船进行测绘。就在这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船帆上褪色的云气纹突然渗出金粉,在水中勾勒出完整的航海路线图。
那些金粉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空中飘动,最终汇聚成一条闪烁着光芒的线条,直指传说中的“亶洲”。
“程远,你看!”林珊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程远盯着那幅航海路线图,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知道,这可能是揭开秦汉时期远洋航行之谜的关键线索。
深潜器缓缓驶入船舱,里面的景象让两人惊叹不已。数百个陶罐整齐排列,陶盖内侧的指纹清晰可见,仿佛千年前的工匠刚刚触碰过它们。
程远小心翼翼地打开其中一个陶罐,一股混合着沉香与海盐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岁月沉淀的味道。罐底压着的帛书残页记载着:“以橹为骨,以帆为翼,借八风之力,破溟渤之险。”
更惊人的发现还在后面。在船尾舵楼里,他们找到了保存完整的航海日志。泛黄的竹简上,用朱砂详细记录了船队如何利用季风和潮汐,在暴雨中成功避开暗礁的惊险经历。
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千年前的船员们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拼搏的身影,听到他们在狂风暴雨中的呐喊。
“这些日志是无价之宝,”程远轻轻抚摸着竹简,“它们将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秦汉航海时代。”
林珊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此刻,他们仿佛与千年前的航海者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共同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楼船的密室里,林珊在一个隐蔽的角落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木盒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当她轻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幅用鲛绡绘制的潮汐图谱。
图谱上,十二地支与十二种海浪形态相对应,每个时辰都标注着不同的行船口诀,字迹工整而神秘。
程远凑过来,仔细研究着图谱:“这简直是古代航海者的智慧结晶。”
他尝试按照图谱上的指示,操纵机械臂模拟摇橹动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海底突然出现一道暗流,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引导着,恰好将深潜器推向隐藏在礁石后的水下洞穴。
洞穴入口被巨大的钟乳石遮掩,若不是那道暗流,他们很难发现这个隐秘的地方。深潜器缓缓驶入洞穴,里面的景象让两人屏住了呼吸。
青铜铸就的浑天仪缓缓转动,指针与星图实时同步,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
林珊将从墓葬中获取的玉简插入浑天仪凹槽,整座洞穴开始震动。岩壁上浮现出动态的航海教学画面:汉代水手们站在船头,仰望星空,通过观察星象辨别方向;他们仔细观察云层的变化,聆听浪声的细微差异,精准判断天气变化。
画面栩栩如生,仿佛时间在这里倒流,他们亲眼目睹了千年前的航海教学现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考古浮海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