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 “叮铃铃” 响起,孩子们立刻坐回自己的位置,眼神里满是期待。这节课,我教他们写 “友”“谊”“信”“任” 四个字。我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一边写一边讲解:“‘友’字像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肩膀靠着肩膀,代表咱们像朋友一样,互相陪伴。‘谊’字左边是‘言’,右边是‘宜’,意思是朋友之间要多说心里话,互相帮助,做合适的事。”
“‘信’字左边是‘人’,右边是‘言’,代表做人要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失信。‘任’字左边是‘人’,右边是‘壬’,代表要相信别人,把事情交给靠谱的人去做,这就是信任。”
我指着黑板上的四个字,继续说:“咱们梁山的弟兄和村民,就是这样的朋友。林冲教头和武松队长一起打仗,一起保护大家,这就是‘友’;张婆婆帮咱们做麦饼,村民们互相帮忙收割麦子,这就是‘谊’;宋头领答应要保护梁山的每个人,就一定会做到,这就是‘信’;大家相信我能教好你们写字,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这就是‘任’。这四个字,是咱们梁山最珍贵的东西,比金银珠宝还重要。”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却满是认真,握着 “笔” 在布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就在这时,教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我抬头一看,是李逵。他手里拿着自己的板斧,斧柄上还缠着红布条,脸上却带着少见的温柔,没有了平时的粗犷。
他看到黑板上的 “友” 字,眼睛一亮,粗声粗气地说:“俺知道这个‘友’字!俺和林教头、武队长就是朋友,俺们一起打匪徒,一起保护梁山的人,俺们就是最好的朋友!”
孩子们看到李逵,都兴奋地围过去,有的拉着他的衣角,有的举着自己的布本,让他看自己写的 “友” 字。李逵虽然不认识字,却还是一本正经地弯下腰,仔细看着布本,大声说:“写得好!写得比俺砍的柴还整齐!以后你们要好好学,等你们学会了,就教俺写‘友’字,俺要写给俺的好弟兄们!”
教室里的笑声此起彼伏,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孩子们的小脸上,也落在李逵黝黑的脸上,温暖而动人。我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踏实 —— 教孩子们写现代字,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在传递梁山的情谊与信任,让这份珍贵的羁绊,通过文字永远传承下去。
下午,天气格外好,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带着孩子们去水泊边写生,让他们用木炭在布上画水车、麦田和水泊,然后在画的旁边,写上对应的现代字。水泊边的草地上,孩子们趴在垫子上,认真地画着,有的孩子画得慢,旁边的小伙伴就主动帮忙,你画水车的轮子,我写 “水车” 两个字;他画金黄的麦田,我写 “麦田” 两个字,合作得格外默契。
时迁带着侦查队的队员路过水泊,看到孩子们的 “作品”,立刻凑了过来,笑着说:“哎哟,你们这画得真好!比俺侦查时画的地形图还好看!这些字俺看着新鲜,不认识,你们能不能教教俺呀?俺也想学学。”
孩子们立刻围过去,像小老师一样,拿着树枝在地上写 “水”“车”“麦”“田”,一边写一边教时迁怎么念,怎么写。时迁学得格外认真,蹲在地上,用手指跟着比划,虽然写得歪歪扭扭,有的字还少了笔画,却还是高兴地说:“俺学会了!学会了!以后俺侦查的时候,就用这些字记录地形,比画图画快多了,还不容易忘!”
夕阳西下时,天边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我们带着满满的 “作品” 回到学校。刚走到校门口,就看到宋江和吴用站在那里,他们是来学校查看教学情况的。看到孩子们手里的画和布本,两人脸上满是欣慰。
吴用扇着羽扇,笑着说:“真没想到现代字这么有意思,不仅能记录事情,还能传递情谊。你们教的不只是字,更是梁山的精神,是友谊和信任啊。”
宋江点点头,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语气坚定地说:“以后学校要把现代字正式纳入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学会。还要把孩子们的作品挂在教室里,让来学校的人都能看到,都能学习。”
接下来的日子,教现代字成了学校的固定课程。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来学校旁听,有的是想帮家里的孩子记笔记,有的是对现代字感兴趣,想自己也学一学。张婆婆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张桂兰”,还特意用彩色的丝线,把名字绣在自己常用的布帕上,挂在帐子里,每天都要看好几遍;李大爷学会了写 “麦”“种”“粮”“收”,他说以后记录麦田的收成,再也不用画圈圈或者打结了,写下来清清楚楚,还能留给儿子看。
连林冲和武松,也在训练间隙,跑到学校跟着孩子们学写字。林冲学写 “战”“斗”“守”“护”,他说要把这四个字刻在自己的长枪上,时刻记住守护梁山的使命;武松则学写 “正”“义”“平”“安”,他说要让自己永远记得,要为正义而战,守护梁山的安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