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村里的小柱子扒着铁匠铺的木窗,看林冲刻名字看入了迷,不小心把窗台上的山楂碰掉了几颗。他吓得赶紧捡起山楂,低着头小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林冲放下刻刀,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好。想看看令牌吗?可以进来近距离看。”
小柱子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走进铁匠铺,凑到铜坯前。当看到上面刻着的 “小柱子” 三个字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我的名字也在上面?”“当然,你也是梁山的一员,帮我们捡过木屑,送过开水,名字当然要刻在上面。” 我笑着说。小柱子高兴得蹦了起来,跑到外面跟其他孩子分享这个好消息,欢快的笑声传遍了整个营盘。
半个月后,“友谊令牌” 终于雕刻完成。圆形的铜令牌正面,“梁山友谊”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旁边还刻着水泊、水车、麦田的图案;背面,近百个名字整整齐齐排列着,每个名字的刻痕里都涂了墨,乌黑发亮,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老周用细砂纸把令牌的边缘磨得光滑,再用布擦了又擦,令牌顿时变得光亮如新。
举行 “令牌交接” 仪式的那天,聚义厅前的空地上挤满了人。宋江穿着整齐的铠甲,双手捧着令牌,令牌放在红色的布套里,显得格外庄重。他走到人群中央,声音沉稳而有力:“这枚‘梁山友谊令牌’,刻着咱们梁山每个人的名字,无论你是上阵杀敌的弟兄,还是耕耘农田的村民,都是梁山的家人。它不仅是友谊的证明,更是我们共同的承诺 —— 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我们都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信任、彼此扶持。”
说完,宋江将令牌递给林冲,林冲双手接过令牌,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名字,再将令牌传给武松。令牌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大家接过令牌时,都会轻轻抚摸上面自己的名字,再看看身边人的名字,眼神里满是珍视与坚定。
张婆婆接过令牌时,用袖口轻轻擦了擦令牌上的花纹,眼眶有些湿润:“俺活了六十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令牌。上面刻着俺的名字,说明梁山没把俺们村民当外人,俺们就是一家人啊!”
李大爷接过令牌,举起来让孩子们看:“你们看,上面有你们的名字,也有俺们的名字,以后这令牌就是梁山的‘传家宝’,要一代代传下去,让后人都知道,咱们梁山人是靠友谊和信任,才过上好日子的!”
仪式结束后,我们把 “友谊令牌” 放在聚义厅的显眼位置,旁边还摆着 007 留下的发声筒。每当有人来聚义厅议事,都会忍不住走到令牌前,看看上面的名字,再打开发声筒听听里面的笑声,感受这份跨越时光的温暖与情谊。
傍晚,我独自留在聚义厅,看着静静摆放的令牌。铜制的令牌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上面的每个名字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 赵伯的勇敢、小马的坚定、007 的智慧、张婆婆的善良…… 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亲密,我们的友谊,就像这令牌一样,历经打磨,愈发坚定。
回到帐中,我点亮油灯,翻开 “梁山日志”,在最新的一页写下:“今日‘梁山友谊令牌’完工,铜制令牌上刻满弟兄与村民的名字,正面刻水泊、水车、麦田图案,象征我们共同守护的家园。这令牌,是战场信任的沉淀,是和平成长的见证,更是未来相守的承诺。它会永远提醒我们,梁山是一个家,友谊是这个家最珍贵的财富。”
写完,我合上日志,目光望向聚义厅的方向。月光透过帐帘洒在地上,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连接着帐子与聚义厅,也连接着我与梁山的每一个人。我知道,这枚令牌会永远留在梁山,留在每个人的心里,成为我们友谊与成长的永恒见证。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来到聚义厅,看到几个年轻的队员正在用软布擦拭令牌,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珍宝。他们看到我来,笑着说:“队长,这令牌上的名字就像星星一样,每一颗都很亮,看到自己的名字在上面,就觉得特别骄傲。”
“是啊,每一颗都很亮。” 我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这些年轻队员是梁山的未来,他们会带着令牌上的情谊与信念,继续守护梁山,传承这份珍贵的友谊。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聚义厅前,看着令牌在余晖中泛着温暖的光。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这枚令牌在,只要这份友谊在,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守护不了的家园。
夜里,我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里,多年后的梁山孩子们围在令牌旁,听长辈们讲令牌上名字的故事 —— 讲赵伯断后的勇敢,讲 007 造水车的智慧,讲我们一起种新麦、编竹蜻蜓的日子。孩子们眼里满是敬佩,纷纷说要像长辈们一样,守护梁山,守护友谊。
我知道,这个梦一定会实现。这枚刻满名字的令牌,会像一颗种子,在梁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友谊与信任永远传承下去,让梁山的日子永远充满温暖与希望。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