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丰收后的次日午后,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坐在案前整理 007 留下的资料,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牛皮笔记本时,突然触到了一张硬纸 —— 本子里夹着一张折叠的羊皮纸,展开后,上面用炭笔绘制着密密麻麻的网格图,旁边还标注着 “梁山资源分配模型”,末尾有几行小字:“按 AI 逻辑优化:粮草、人力、武器需动态匹配,优先级排序为‘民生>防御>储备’”。
“AI?” 我心头一震,小心翼翼地将羊皮纸平铺在案上。网格图横向清晰标注着 “春夏秋冬” 四个季度,纵向列着 “粮草库存”“作战人力”“防御器械”“村民需求” 等条目,每个交叉点都用墨笔填着数字,数字旁还画着红色箭头,标注着 “surplus(盈余)” 或 “deficit(缺口)”。这竟是 007 用现代 AI 的 “动态规划” 思维,为梁山量身打造的资源分配方案!
我忽然想起 007 归乡前的那个夜晚,她在灯下熬了半宿,手里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当时我问她在忙什么,她笑着说 “给梁山留个‘智能管家’,以后你们管理起来能省不少心”。我以为只是玩笑话,没想到她真的将 AI 逻辑融入了梁山的日常管理。羊皮纸右下角,还有一行娟秀的字迹:“若遇资源冲突,可按‘民生优先’原则调整,附核心算法:人力分配 =(防御需求 ×0.4 + 民生需求 ×0.6)× 季节系数,冬季系数 1.2,夏季系数 0.8”。
正看得入神,帐帘被轻轻掀开,老周端着一本厚厚的账本走进来,账本上还沾着新麦的麦壳。“西西姑娘,这是新麦入库后的粮草账,俺核了三遍,想跟你再核对下,看看秋冬季节的储备够不够,别到时候村民们冻着饿着。” 他话音刚落,目光就落在了案上的羊皮纸上,好奇地凑过来:“这是啥东西?画得跟棋盘似的,还有不少洋文。”
我把羊皮纸递给老周,指着网格图解释道:“这是 007 姑娘用‘AI’的方法做的资源分配模型,能精确算出每个季度该怎么分配粮草、人力,还能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缺口。你看这里,” 我指着 “秋冬季节” 那一行的 “粮草库存” 格子,“按这个模型计算,新麦入库后,咱们的粮草刚好能满足村民过冬的口粮需求,还能预留三成作为防御储备,这部分储备刚好够近战队冬季训练和应对突发情况用。”
老周捧着羊皮纸,眼睛越看越亮,手指在数字上轻轻点着:“这不就是俺们常说的‘心里有数’嘛!以前俺管粮草,都是凭老经验估算,每到冬天就犯嘀咕,总怕粮食不够用,夜里都睡不踏实。现在有这‘模型’,算得明明白白,连盈余多少、该预留多少都标好了,再也不用瞎担心了!”
我们当即对照账本验证模型数据 —— 新麦入库后共收粮五百石,按模型计算,村民冬季三个月的口粮需三百石,防御储备一百五十石,剩余五十石可用于与山下商铺交换御寒物资,与账本上的实际数据分毫不差。老周激动地拍着大腿,声音都有些发颤:“007 姑娘这脑子,比镇上的算卦先生还准!有了这模型,以后俺管粮草,就像有了个‘活算盘’,省心又放心!”
我突然想起 007 临走时留下的那片铜片,赶紧从案头的木盒里取出来。铜片约莫手掌大小,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微光,表面刻着的细密纹路,竟与羊皮纸网格图的线条隐隐呼应。我按照之前她教我的方法,将铜片轻轻放在羊皮纸标注 “资源缺口” 的位置,顺时针转动了三圈 —— 铜片上的纹路突然反射出细碎的光斑,在帐壁上清晰投射出几行小字:“AI 预警:本年度冬季可能出现强寒潮,需提前储备棉花、木炭等御寒物资,建议优先修补村民房屋的漏风处,防御器械的维护可延后一个月,待寒潮过后再进行”。
“这…… 这铜片还能‘说话’?” 老周瞪大了眼睛,伸手想去摸帐壁上的光斑,又怕碰散了,满脸惊叹,“007 姑娘这本事,真是神了!连冬天会不会冷都能算出来!” 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原来 007 不仅留下了静态的资源模型,还将 AI 的 “预警功能” 藏进了铜片,用当时梁山能实现的技术,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简易却实用的 “智能预警系统”。
当天傍晚,我带着羊皮纸和铜片,匆匆赶往聚义厅找宋江和吴用。宋江接过羊皮纸,手指在 “民生优先” 那四个字上轻轻摩挲,眼神里满是感慨:“007 姑娘虽已归乡,却始终牵挂着梁山,还用这么新奇的法子继续帮着咱们,这份心意,咱们必须好好珍藏,不能辜负。”
吴用轻摇羽扇,目光落在网格图的算法公式上,眼神发亮:“这‘AI’之法,看似复杂,实则是‘未雨绸缪’的大智慧。你看这‘动态匹配’的思路,像极了兵法里的‘因地制宜’,但比兵法更细致,连季节变化、气候影响都考虑到了。咱们若能按这个模型来管理梁山,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少走很多弯路,让每一份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