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示范田里的新麦种顺利发芽了。嫩绿的麦苗从土里钻出来,整齐地排列在田里,比旁边老麦田里的麦苗高了一截,叶子也更绿更厚实。村民们看到后,都惊喜不已,纷纷跑到示范田来请教种植技巧。原本没种新麦种的村民,也主动去营盘领新麦种,打算在自家田里补种。
“你看这麦苗,比俺家的老麦种高了半寸,叶子摸起来也更嫩,” 张婆婆蹲在田埂上,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麦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俺就说西西姑娘不会骗俺!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俺要多蒸些白面馒头,给牺牲的弟兄们也拜拜。”
为了帮村民们更好地管理麦田,我和老周一起,根据 “科学种植手册” 制定了 “麦田管理时间表”。表上详细标注着何时除草、何时施肥、何时灌溉,还用图画标注着杂草和病虫害的样子,方便村民们辨认。我们还组织村民们成立了 “互助小组”,谁家农活忙不过来,或者家里有困难,大家就一起帮忙。这样不仅提高了干活效率,还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
村里的王二婶家,情况格外特殊。她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唯一的儿子在终局之战中牺牲了,家里就她一个人。前几天,她家的麦田里长了不少杂草,草比麦苗还高,她拿着小锄头在田里忙活了半天,也没除多少草,坐在田埂上偷偷抹眼泪。互助小组的村民们知道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锄头、镰刀来帮忙。大家分工明确,有的除草,有的松土,有的浇水,半天就把三亩麦田打理得干干净净。
王二婶拉着大家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俺这麦子可就毁了。现在有新麦种,还有大家帮忙,俺再也不怕饿肚子了,俺儿子在天上看到,也能放心了。”
初夏时节,新麦种开始抽穗了。金黄的麦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远远望去,整个田野都被染成了金黄色,还散发着淡淡的麦香。村民们每天都会去田里看看,有的还会摘下几颗麦穗,搓出麦粒放进嘴里尝尝,甜丝丝的味道让大家对丰收更有信心了。
一天傍晚,我正在示范田查看麦穗的长势,宋江和吴用也走了过来。宋江站在田埂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脸上露出了笑容:“没想到推广新麦种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村民们的日子有了盼头,梁山的粮草储备也多了保障,以后就算遇到灾年,咱们也不怕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西西姑娘。”
吴用轻摇羽扇,补充道:“这不仅仅是粮食的丰收,更是民心的凝聚。村民们通过种新麦种,感受到了梁山的真心实意,也更信任咱们了。这份民心和信任,比任何武器都更能守护梁山的和平。”
我摇摇头,指着田里正在忙碌的村民和弟兄们:“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老周帮忙准备麦种和农具,李大爷带头试种,给大家做榜样,村民们互相帮助,弟兄们也抽出时间来帮忙。没有大家,就算有再好的新麦种,也推广不开。”
丰收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村民们拿着镰刀,喜气洋洋地走进麦田,开始收割新麦。金色的麦穗被割下来,捆成一束束放在田埂上,整个田野里都回荡着欢声笑语。我和弟兄们也加入了收割的队伍,李逵挥舞着镰刀,割得又快又好,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山歌;林冲则帮着把割好的麦穗捆成束,动作麻利;武松和时迁带着后勤队的队员,推着小车把麦穗运回家。
张婆婆家的三亩新麦田,比去年多收了两石麦子。她特意装了一袋新麦,送到聚义厅,非要让弟兄们尝尝:“这都是托西西姑娘和弟兄们的福,俺才能收这么多麦子。你们一定要尝尝,这新麦磨的面,蒸出来的馒头又香又甜,比老麦种好吃多了!”
宋江接过新麦,笑着说:“谢谢张婆婆!咱们这就让伙房蒸馒头,晚上在聚义厅前摆长桌,邀请村民们一起来吃,庆祝咱们的丰收!”
那天晚上,聚义厅前的空地上摆起了十几张长桌,伙房用新麦磨的面,蒸了满满十笼馒头,还炖了一大锅猪肉,炒了几盘青菜。村民们和弟兄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雪白的馒头,喝着温热的米酒,聊着丰收的喜悦,气氛格外热闹。张婆婆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明年俺要把家里的地都种上新麦种,还要教村里的年轻人种。等收了麦子,俺再给你们做麦饼、包包子!”
我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推广新麦种的过程,虽然一开始遇到了村民的疑虑和困难,却也让我看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到了弟兄们对民生的重视。这份通过共同耕耘、互相帮助建立起来的信任与友谊,比战场上的并肩作战更显珍贵,也让梁山和平的根基更加牢固。
回到帐中,我点亮油灯,翻开 007 留下的 “梁山日志”,在最新的一页写下:“今日新麦丰收,村民欢腾,弟兄喜悦。推广改良麦种,不仅收获了满仓粮食,更收获了民心与信任。和平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与温暖。此后,当继续传承科学耕种之法,帮助村民改良农具、修建水渠、种植蔬菜,助村民安居乐业。以民生之安定,护梁山之安宁,让和平的种子,在梁山的土地上永远生根、发芽、结果。”
写完这段话,我合上日志,目光望向窗外。远处的麦田里,还能看到村民们在整理收割后的田地,几盏煤油灯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像一颗颗温暖的星星。我知道,推广新麦种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 教村民们种高产的玉米和蔬菜,帮他们改良锄头和镰刀,在村里修建水库解决灌溉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梁山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和平的光芒也会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
第二天清晨,我依旧早早地起床,去田里查看剩余的麦子收割情况。村民们看到我来,都热情地打招呼,有的还从家里拿出刚蒸好的白面馒头,塞到我手里:“西西姑娘,快尝尝!这是用新麦蒸的,可香了!” 阳光洒在金色的麦田里,洒在村民们的笑容上,温暖而明亮。我咬了一口馒头,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也满是甜蜜。我知道,这份用汗水浇灌的和平,会永远留在梁山,留在每个人的心里,成为我们共同守护的最珍贵的财富。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