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像揉碎的金箔,透过聚义厅的雕花窗棂,在青石板地上铺出细碎的光斑。宋江从怀中取出一张崭新的粗麻布,小心铺在宽大的木桌上,麻布边缘还留着草木染的淡青痕迹。他握着支磨得光滑的炭笔,眼神里满是期待:“如今梁山安稳,村民也能安心耕种,咱们得为长远打算。今天召集大家,一起画张‘新梁山图’,把想建的、想做的都画上去,让日子越过越踏实。”
木桌周围很快挤满弟兄,有的搬来小马扎,有的凑到桌前探头细看。王大叔拄着枣木拐杖赶来,手里提个粗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野山楂:“边吃边想,脑子更活泛。咱们慢慢琢磨,把这图绘得周全些。” 我和 007 挤在桌前,指尖拂过粗糙的布面,心里满是憧憬 —— 这不仅是规划,更是对和平的期盼,是 “使命觉醒” 的承诺。
“俺先说!” 李逵突然举手,粗声打破安静。他大步走到桌前,板斧在手里比划,指着麻布左下角:“俺要在这儿建‘大练兵场’,比现在校场大两倍!能练长枪、新弩,还能练近战!以后天天在这儿练兵,敌人来了,一斧一个把他们打跑!” 他拍着胸脯,引得弟兄们阵阵发笑。
“好!练兵场必须建!” 宋江笑着在麻布左下角画个四方框,用炭笔写下 “练兵场” 三字,笔锋刚劲,“还要在旁边建‘武器库’,把改良的连弩、反光镜好好存放,再留块地方做新武器,让咱们的防御更硬气,弟兄们打仗有趁手家伙。”
林冲往前挪了挪,手指在麻布上方轻划,眼神认真:“俺建议在梁山制高点建‘了望塔’,比现在哨塔高两倍,用青砖木料搭建,装个能转动的木架,看得更远。不管是敌人来犯,还是野兽靠近,都能早发现。塔上再装几架新弩,紧急时能直接射箭防御。”
“俺早画好草图了!” 时迁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草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 “储物棚”,“俺想在粮草营旁建三个储物棚,用老竹子编框架,铺防雨油布,通风又防潮。能存粮食、草药,还能放俺编的竹蜻蜓,再也不怕梅雨季东西发霉。”
武松摸着腰间的刀,指着麻布右侧:“水泊边该建个‘简易码头’,铺些木板,村民送粮不用趟水,咱们捕鱼也方便。再在码头设‘巡查站’,白天有人守,晚上轮流巡逻,保水泊安全,防人偷偷摸进来。”
负责粮草的老周捋着胡子,指着麻布边缘:“山前能再开几片荒地,种萝卜、白菜和蒲公英、金银花。既够梁山和村民用,紧急时也不愁没菜没药,农闲时弟兄们也有事做,不至于闲得慌。”
村里的张婆婆托送鸡蛋的孩子带了话,想修条 “石板路” 连接梁山和村子,用山里的青石板铺,下雨不踩泥,老人孩子来往安全。宋江立刻在麻布下方画条蜿蜒的线,标注 “石板路(梁山 - 村落)”。
我指着麻布中间空白处:“俺想在这儿建‘学堂’,用土坯砌墙、茅草盖顶,摆上木桌木凳。教弟兄和村里孩子认字、算算术,再教科学种植、草药识别。咱们不光会打仗种地,还得有文化,日子才能过得明白。”
“这个好!”007 掏出《简易科学手册》,翻到画着实验工具的一页,“学堂旁建个‘小实验室’,不用大,放些陶罐、烧杯就行。能研究新草药配方、改武器零件,还能教大家做指南针、竹壶,学些实用本事。”
王大叔眼睛一亮,赶紧说:“俺能去学堂教认草药、熬药膏!俺活了六十多年,认识的草药多,还知道不少土方子,比如艾草煮水泡脚治老寒腿。教给大家,小伤小痛自己就能处理,不用总麻烦药庐。”
宋江听着众人的想法,炭笔不停在麻布上勾画。简单的线条渐渐织出 “新梁山图” 的雏形:左下角是练兵场和武器库,上方是了望塔,中间是学堂和实验室,水泊边是码头和巡查站,粮草营旁是储物棚,山前有荒地,下方有石板路,每个区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还得加个‘议事亭’!” 我突然开口,“现在商量事都在聚义厅,紧急时在外面议事更方便。在聚义厅旁建个木顶亭子,能遮风挡雨,平时聊天商量事,紧急时快速集合,不用挤在厅里。”
“对!加个‘晒谷场’!” 老周补充,“现在晒场太小,新收的粮食晒不开,阴天就得慌忙收。建个大晒场,铺竹席,能晒好几担粮。再按西西说的做个‘简易打谷机’,省力高效,不用再费劲用连枷捶。”
太阳慢慢升到头顶,金色的光把聚义厅照得透亮,“新梁山图” 终于绘成。麻布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像幅满是希望的画,每一笔都藏着对和平的期盼。宋江在麻布最上方写下 “新梁山图” 四字,字体苍劲,像座稳当的山。
“把图挂在聚义厅最显眼的地方!” 宋江声音激动,扫过在场弟兄,“以后按这图一步步来,建练兵场、盖了望塔、开荒地、修学堂,让梁山成大家安心的家,让村民跟着过好日子,把和平守得长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