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后的第三个清晨,朝阳像一团火球,从水泊东边的山头跳出来,把梁山的聚义厅前照得亮堂堂的。两百多名弟兄整齐地站在院中,队列比平时操练时还要整齐,新收的麦子在旁边的晒场上堆成小山,金黄的麦粒在阳光下泛着光;城墙上的自动反光镜跟着朝阳转动,反射出耀眼的光斑,连空气里都飘着新麦的清甜和泥土的芬芳。
宋江站在聚义厅的台阶上,手里握着一面崭新的杏黄旗,旗面用粗布缝制,边缘还缝着耐磨的麻绳,上面 “替天行道” 四个大字用朱砂染就,鲜红醒目,在晨风里猎猎作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脸 —— 扛着板斧的李逵、握着长枪的林冲、捧着医疗手册的 007,还有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连平时爱打闹的时迁,都站得笔直,眼神里满是认真。
“今天召集大家,是有件重要的事要商量。” 宋江的声音比平时更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方腊虽灭,可天下并不太平,周边的清风寨、黑风山还有不少匪徒,说不定哪天就会来犯。咱们梁山能有今天的安稳,靠的是弟兄们并肩作战,靠的是西西和 007 带来的现代知识。现在,咱们该立下一个共同的誓言,让这份安稳长久下去,让梁山真正成为弟兄们的家,成为周边百姓的依靠。”
他的话刚落,林冲就从队列里走了出来。经过这些天的调理,他已经不用拄拐杖,虽然动作还稍显缓慢,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他走到台阶下,双手接过宋江手里的杏黄旗,指尖轻轻抚过旗面的丝线,声音坚定得像山石:“俺提议,咱们以水泊为誓,立下‘三守之约’:一守百姓,不让周边村民受匪徒侵害,他们有难,咱们必帮;二守家园,用咱们改良的武器和防御,护梁山周全,不让敌人踏进水泊一步;三守弟兄,不管谁遇到困难,大家都要互相帮衬,不离不弃,生死与共。”
“好!俺同意!” 李逵第一个喊出声,手里的板斧往地上一顿,震得脚下的尘土飞扬,“俺黑旋风别的不会,就是力气大、不怕死!以后谁要是敢来犯梁山,俺一斧劈了他!周边百姓要是被欺负,俺第一个冲上去帮忙,绝不让他们受委屈!”
武松也上前一步,手里的哨棒在掌心转了个圈,动作利落,眼神里满是决然:“俺武松这辈子最看重‘情义’二字,对弟兄有情,对百姓有义。这‘三守之约’,俺记在心里,刻在骨头上!以后不管是守家园,还是帮弟兄、护百姓,俺都不会后退半步,就算拼了这条命,也绝不让誓言落空!”
时迁从队列后排跳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刚编好的竹篮,篮子里装着新采的金银花和止血草,是他早上特意去后山摘的:“俺虽然力气小,可俺身手灵活,会爬树、会探路、还会送信。以后侦查的事交给俺,保证能及时发现险情;谁要是受伤了,俺采的草药也能派上用场。这‘三守之约’,俺也算一个,绝不拖弟兄们的后腿!”
弟兄们纷纷响应,“俺同意!”“俺也守!” 的声音在聚义厅前回荡,像一阵惊雷,震得院中的老槐树叶子簌簌落下。我和 007 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激动 —— 这不再是单纯为了 “聚义抗敌” 的临时结盟,而是一群人对 “使命” 的共同觉醒,是团队支撑下的精神凝聚,是把 “梁山” 从 “落脚地” 变成 “信仰” 的开始。
宋江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微微发红,他从怀里掏出一卷叠得整齐的粗布,展开后,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墨痕还带着一丝湿润,是他这些天熬夜写的 “梁山公约”:“这是俺根据大家的提议写的公约,上面不仅有‘三守之约’的具体内容,还有咱们每个人的职责。林冲负责训练弟兄,教大家枪法和新弩的使用技巧;武松负责巡查水泊周边,保护村民安全;时迁负责侦查,及时传递消息;西西和 007 负责继续改良武器、普及医疗;李逵负责带领弟兄们耕种,保证粮草充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每个人都是梁山的守护者,缺一不可。”
我们围过去,轮流翻看公约,上面的字迹虽然不算工整,有些地方还改了又改,却透着一股格外的认真劲儿。007 指着 “医疗普及” 那部分,眼睛亮了起来:“俺们可以在每个寨门设一个‘医疗点’,放些常用的草药、止血粉和绷带,再让每个弟兄都学些急救知识,比如怎么包扎伤口、怎么分辨毒草。这样就算遇到突发情况,不用等药庐的人来,大家自己也能及时处理。”
我则指着 “武器改良” 的部分,补充道:“咱们可以在水泊西边的空地上设一个‘武器坊’,专门用来改良连弩和反光镜,还能教弟兄们做简易的烟雾弹 —— 用硫磺、硝石和木炭按比例配,遇到敌人时扔出去,能挡住他们的视线。以后防御就更有保障,就算敌人人多,咱们也有办法应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