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留在梁山的次日清晨,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洒在 “赵伯之田” 的麦芽上,把嫩绿的芽尖染得发亮。我和 007 抱着厚厚的手册,脚步轻快地走进聚义厅 —— 自从昨夜定下 “扎根梁山” 的决心,我们一夜没睡,把 “赋能计划” 的细节补得满满当当,连灌溉路线的坡度都算了三遍。
聚义厅里早已热闹起来。宋江站在沙盘前,手里拿着小木棍,正在讲解春耕计划,沙盘上用不同颜色的石子标出了土地范围;林冲、武松、李逵等人围在旁边,手里都攥着粗糙的纸本子,是用树皮纤维做的,上面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看到我们进来,宋江立刻停下讲解:“你们来了!正好,大家正琢磨着怎么把梁山弄得更安稳,你们的想法肯定管用!”
我爸 “科学种植计划” 的草图铺在长桌上,纸张是用麦秆做的,韧性十足,上面用炭笔画着清晰的分区:“俺们想做三个‘赋能计划’。第一是种植赋能 —— 把山前的土地分成‘粮食区’‘蔬菜区’‘草药区’,按现代方法种。粮食区种麦子、玉米,保证大家吃饱;蔬菜区种萝卜、白菜,让大家能吃上新鲜菜;草药区种蒲公英、金银花,以后小伤小痛不用总跑药庐。”
007 接着展开 “防御升级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反光镜的转轴设计、新弩标尺的刻度:“第二是防御赋能。把之前的反光镜阵改成‘自动调节式’,用木轴和齿轮连接,能跟着太阳转,不用手动调整;新弩加装‘瞄准标尺’,按‘三点一线’原理刻上距离刻度,就算是新手,也能射中两百步外的目标。”
“第三是医疗赋能!” 我补充道,掏出刚写好的 “简易医疗手册” 初稿,“教大家认识常见草药、处理小伤口,比如划伤了用止血草嚼烂敷,头晕了用醒神花泡水喝。再把这些方法编成手册,每个寨门放一本,谁都能查。”
弟兄们都凑过来看,眼里满是好奇。李逵指着草药区的标记,粗声粗气地问:“俺能帮啥?俺力气大,翻地、挑水、扛麦子都能干!要是学会认草药,俺以后受伤了,是不是不用等王大叔,自己就能治?”
“当然能!”007 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负责翻地最合适,按手册上的‘行距一尺、深度五寸’来,用脚步量着翻,保证种子能扎稳根。等草药长出来,俺教你认蒲公英的叶子、金银花的花苞,以后你再划伤手,自己就能找草药敷。”
林冲则盯着自动反光镜的分解图,手指在齿轮标记上轻轻划过,若有所思:“这木轴和齿轮的齿数比是 1:3,转一圈刚好调 30 度,跟着太阳走没问题。寨里有三个会木工的弟兄,以前做过犁耙,只要图纸够详细,肯定能做出来。”
“图纸都标清楚了!” 我赶紧翻到分解图那一页,上面把木轴的粗细、齿轮的齿距都画得明明白白,“木轴用山核桃木,硬实耐用;齿轮的齿要打磨光滑,不然转不动。要是做的时候遇到问题,咱们再一起琢磨。”
宋江看着我们的计划,又看了看弟兄们眼里的期待,语气里满是欣慰:“就按你们的计划办!梁山能熬过方腊的进攻,全靠你们的现代知识;现在你们愿意留下,还帮梁山做长远打算,俺代表所有弟兄,谢谢你们!” 他说完,还对着我们拱了拱手,弟兄们也跟着点头,聚义厅里满是暖意。
接下来的日子,梁山上下都动了起来,三大赋能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科学种植区里最热闹。李逵带着五个年轻弟兄翻地,他手里拿着根一尺长的木棍,每翻一步就用木棍量一下,嘴里还念叨着:“一尺!再一尺!不能偏!” 翻出来的土块被他敲得细碎,连小石子都捡出来,生怕硌着种子。
时迁则爬到旁边的梨树上,用树枝做 “灌溉标记”—— 在每块地的边缘插根树枝,上面绑着布条,布条垂到地面的位置就是灌溉的水位线:“这样浇水的时候,看布条湿到哪儿,就知道够不够,不会淹了麦子!”
王大叔负责指导播种,他把 007 教的 “浸种法” 记得牢牢的,先把麦种泡在温水里半个时辰,再捞出来晾干:“温水泡过的种子,发芽快还不容易生病。以前俺都是直接播,难怪有的发芽,有的不发芽,还是你们的法子好!”
防御升级这边,林冲带着木工弟兄在作坊里忙。他对照着图纸,用尺子量着木头的长度,每锯一块都要反复核对:“木轴要削成圆柱形,直径刚好两寸,不然齿轮套不上去。” 武松则跟着我给新弩加装瞄准标尺,他用小刀在弩身上慢慢刻刻度,每刻一道就用新弩试射一次,调整到最精准的位置:“现在俺就算闭着一只眼,也能射中两百步外的木桩!”
医疗普及课每周开两次,聚义厅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007 站在前面,用树枝在地上画草药的样子,教大家认止血草的锯齿叶、醒神花的白色花瓣:“止血草嚼烂了敷在伤口上,能止住流血;醒神花泡水喝,头晕的时候喝一碗,很快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