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下葬后的清晨,梁山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像蒙了层薄纱。聚义厅前的杏黄旗垂着,风一吹,只轻轻晃了晃,连往日猎猎的声响都没了,透着股说不出的沉重。
药庐里更是愁云密布。王大叔蹲在地上,面前摊着十几样草药 —— 止血草、当归、甘草,摆得满满当当,他手里的药杵却停在半空,眉头拧成了死结。“箭上的毒是解了,可伤口总化脓。” 他声音发沉,指了指病床上的林冲,“昨天换药时,林教头疼得浑身发抖,冷汗把枕巾都浸透了,普通止血草根本压不住,这可咋整?”
我和 007 站在床边,看着林冲苍白的脸。他还在昏迷,嘴唇干裂得起了皮,额头上满是细密的冷汗,胸口缠着的布条厚得像层棉絮,却仍能看到淡红色的脓血渗出来,在布条上晕开小小的痕迹。
007 慢慢蹲下身,指尖轻轻掀开布条一角,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他。她盯着伤口看了半晌,手指在空气中轻轻比划,像是在计算什么:“伤口化脓是因为细菌感染,普通草药只能止住表面的血,杀不死里面的细菌。咱们得找能‘抗菌消炎’的草药,再调整药方配比,才能让伤口真正愈合。”
“抗菌消炎?” 王大叔愣了愣,药杵 “当” 地落在石臼里,“俺活了六十年,只知道草药能止血止痛,还从没听过这说法。这草药上哪儿找?要是弄错了,伤了林教头可咋好?”
007 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现代草药图鉴》,封皮边角都磨破了,是她穿越时代的唯一一本专业书,平时总小心地藏在贴身的布包里。她快速翻到标志 “抗菌草药” 的页码,指着上面的插画:“您看,这种‘蒲公英’的根,晒干煮水喝,能清热解毒;还有‘金银花’,熬成药膏敷在伤口上,能消炎去脓。咱们把这两种药,再按比例加进之前的止血草和醒神花里,既能止血,又能抗菌,说不定能救林教头。”
王大叔凑过去,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他伸手轻轻摸了摸图鉴上的画,眼神里满是疑惑:“这两种草俺们山上多的是,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可从来没人这么用,要是药性相冲,林教头……”
“俺们可以先做小范围测试!”007 赶紧打断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巴掌大的白瓷碗 —— 这是她之前用来装止血粉的,洗得干干净净,“先取一点蒲公英根煮水,涂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要是一个时辰内没红肿,再加大剂量;药膏也先涂在小块伤口上,观察半天,没问题再全用,这样就不会有危险。”
话音刚落,宋江推门走了进来。他刚去后山给赵伯添了坟土,衣襟上还沾着泥土,听到我们的话,立刻点头:“就按 007 说的办!林教头是梁山的顶梁柱,绝不能出事。需要什么人手、什么东西,尽管开口,就算翻遍整个梁山,也要把草药找齐!”
李逵和武松来得最快。李逵扛着板斧,却没了平时的急躁,蹲在山脚下的草地里,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蒲公英根,连带着周围的土一起铲起来,生怕弄断了细细的根茎:“俺多挖点,挖得越多,林教头好得越快!以后还能跟俺一起练枪呢!”
武松则带着几个弟兄去采金银花。他的动作格外轻,手指避开盛开的花瓣,只掐没开的花苞,放进竹篮里:“王大叔说过,花苞的药效最足。俺们多摘些,熬药膏肯定够,让林教头的伤口早点长好。”
药庐里,007 已经开始准备调配药方。她手里拿着个自制的小天瓶 —— 是用两段粗细均匀的竹筒,中间穿了根细铁丝,两端挂着小竹盘,能精准到一钱,是她昨天熬夜做的。
“蒲公英根三钱,清热解毒是主力;金银花二钱,专门对付化脓;止血草一钱,防止伤口再出血;醒神花半钱,避免林教头一直昏迷。” 她一边说,一边把草药放在天平两端,仔细调整重量,“这个配比既能保证药效,又不会太寒,伤不了脾胃。”
我在旁边帮着烧火,灶膛里的柴火 “噼啪” 作响,火光映在 007 脸上,她的眼神专注得发亮,额头上渗了汗,也顾不上擦,只偶尔抬手用袖子抹一下。王大叔站在旁边看着,原本皱着的眉头慢慢舒展开,眼神里的疑惑渐渐变成了敬佩:“原来草药还能这么按比例配,以前俺都是凭感觉加,难怪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还是你们年轻人懂的多啊!”
第一锅药很快煮好了,淡棕色的药汁冒着热气,飘出淡淡的草药香,不像平时的药那么苦。007 小心翼翼地倒出小半碗,用棉签蘸了点,轻轻涂在林冲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然后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个简易计时器 —— 是用漏沙做的,“沙沙” 地记着时间:“现在是辰时(上午八点),等一个时辰,要是皮肤没红肿,就给林教头喝药。”
这一个时辰过得格外慢。王大叔时不时凑过去看一眼,宋江也来了两趟,每次都只是站在门口问一句 “怎么样了”,没敢进来打扰。终于,漏沙漏完了,林冲伤口周围的皮肤不仅没红肿,反而比之前多了点血色,不再是青白色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