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弩刚在四个寨门部署妥当的第二天,梁山就被一层薄如蝉翼的晨雾裹住。水泊的波纹泛着朦胧的光,连聚义厅前的杏黄旗都飘得慢悠悠,可北门了望塔突然传来急促的哨声 —— 三短两长,是 “敌袭预警” 的紧急信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时迁趴在塔沿上,半个身子探出战栏,手里攥着块巴掌大的铜镜,镜面反射着微弱的晨光,他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顺着风飘到城下:“宋头领!不好了!北边十里地的土坡上,有五十多个方腊的残兵,正猫着腰往北门挪,手里都拎着锈迹斑斑的刀和旧弩,看样子是想趁雾偷袭!”
宋江带着弟兄们往北门赶时,晨雾已散了些,远处土坡上能看见黑压压的人影,像一群贴着地面移动的蚂蚁。残兵们脚步放得极轻,脚踩在带露的草叶上,几乎没发出声响,显然是精心计划过,想借晨雾隐蔽行踪,打梁山一个措手不及。林冲握着长枪,枪尖在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他眉头拧成疙瘩,盯着远处的人影分析:“他们刚吃了败仗,不敢硬攻,这是想探咱们的防御虚实!要是让他们摸清北门的弱点,以后肯定会带更多人来偷袭,得把他们拦在寨门之外,还不能暴露新弩的底牌。”
李逵扛着板斧跑在最前面,粗布褂子被晨露打湿,紧紧贴在后背,却丝毫挡不住眼里的怒火。他把斧柄往地上一顿,震起细小的土粒,嗓门比平时还响,震得周围的草叶都晃了晃:“俺去收拾这群龟孙!新弩刚部署好,正好让他们尝尝厉害,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来梁山撒野!” 说着就要往北门冲,手臂刚抬起,就被我伸手拽住 —— 晨雾虽淡,却还能模糊视线,新弩射程虽远,在雾里瞄准误差会变大,万一射不准,不仅浪费箭支,还会打草惊蛇,让残兵知道新弩的局限。
“别慌,咱们有更好的法子,不用硬拼。” 我按住李逵的胳膊,他胳膊上的肌肉还在紧绷,显然没消气。脑子里突然闪过课本里的 “光的反射原理”—— 之前试射新弩时,剩下不少打磨好的铜镜,那些铜镜镜面光滑,反射光格外刺眼。要是把这些铜镜按特定角度摆成阵,利用升起的阳光反射,肯定能晃得敌人睁不开眼,既不用浪费箭支,还能把他们吓退,守住北门的同时,还能保住新弩的威慑力。我转头看向 007,语速加快:“007,咱们之前磨的那些铜镜还在兵器库吗?用铜镜摆个反光镜阵,肯定能扰住他们,比硬拼管用多了!”
007 眼睛瞬间亮了,像突然想起关键答案,转身就往兵器库跑,脚步轻快得几乎带起风:“对!阳光已经出来了,晨雾也快散了,咱们把铜镜按 45 度角摆放,反射光刚好能照到土坡方向!上次试单个铜镜就够晃眼,这次十五个一起反光,亮度比之前的简易铜镜阵强十倍,保管晃得他们看不清路,连刀都握不稳!” 没一会儿,她就抱着一摞铜镜跑回来,铜镜边缘被细砂纸磨得光滑,没有一点毛刺,镜面用细布擦得锃亮,能清晰照出人的影子,连鬓角的碎发都看得清清楚楚。
宋江走到铜镜旁,弯腰拿起一块,对着刚升起的太阳晃了晃,刺眼的光让他下意识眯起眼,赶紧把铜镜转向别处。虽然不懂 “光的反射” 是什么原理,却从我们笃定的眼神里看到了信心,他立刻做决定:“就按你们说的办!时迁,你去北门城墙上选位置,要能照到土坡,还得隐蔽,别让敌人提前发现;林冲,你带五个弟兄帮着摆铜镜,严格按西西说的角度来,差一点都不行,角度错了光就偏了;武松,你带着三个新弩手在城墙后面埋伏,要是他们不怕晃,还敢往前冲,就用新弩射他们的腿,别杀,留活口问消息!”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分工明确,没有丝毫拖沓。时迁像猴子似的在城墙上跳来跳去,脚踩在城墙的砖缝里,灵活得不像话。他选了十几个隐蔽的位置:有的在箭垛后面,只露出镜面的一小部分,从下面看根本发现不了;有的固定在旧灯笼架上,用带叶的树枝挡着边缘,伪装成挂在架上的普通物件;还特意用红绳在每个位置做了标记,方便后续调整角度。选好后,他趴在箭垛上喊:“这里好!阳光能直射到镜面,还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他们肯定以为是咱们平时照用的普通铜镜,不会在意,等反应过来就晚了!”
我和 007 蹲在城墙上,先拿一块铜镜做示范,教弟兄们调整角度:“把铜镜的镜面对着太阳,然后慢慢转动镜面,直到反射光刚好落在土坡中间的位置。每个铜镜的反射点要错开,形成一片分散的光区,这样才能晃住更多人,不让他们有躲避的空隙。” 林冲学得最快,他常年练枪,对 “角度” 和 “瞄准点” 格外敏感,没一会儿就调好三块铜镜,反射光在土坡上形成三个明亮的光斑,像三颗迷你小太阳,在带露的草叶上格外显眼,连远处的雾气都被照得透明了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