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匠半信半疑地走到临时搭建的铁砧旁,拿起铁锤开始打造零件。火星在铁砧上飞溅,像一朵朵红色的小花,精铁在他手里慢慢被敲打成杠杆的形状,边缘还磨得很光滑,防止划伤手。我和 007 在旁边紧紧盯着,时不时提醒调整 —— 杠杆的角度太陡,就让他用锉刀磨平一点;弹仓的卡槽太浅,就再敲深一点,生怕出一点差错,影响连弩的性能。
夜里,第一架改良连弩机终于做好了。昏黄的油灯下,改良后的连弩泛着精铁的冷光 —— 弩身上加装了一尺长的精铁杠杆,握在手里很趁手;弩槽上方装着一个圆形的旋转弹仓,刚好能放进五支箭,弹仓底部的弹簧藏得很隐蔽,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改良后的连弩,试着压了压杠杆,果然比原来省力多了,轻轻一压,弩弦就 “咔嗒” 医生上好了;再扣动扳机,第一支箭 “咻” 地射了出去,弹仓离开 “咔” 地旋转一下,第二支箭自动对准了箭口,准备就绪。
“成了!真的成了!”007 兴奋地拍手,声音里满是激动,眼睛亮晶晶的,像藏了星星,“快试试射程!看看比原来的连弩远多少,能不能达到咱们预期的效果!”
我们带着改良连弩来到校场,校场中间立着一根木桩,是平时练箭用的。李逵自告奋勇要当 “活靶子”,大步走到木桩旁,拍着胸脯说:“你们尽管射,俺的反应快,就算没瞄准,俺也能躲开!” 我站在百步外,端起改良连弩,瞄准木桩中心,扣动扳机 —— 箭 “咻” 地飞出去,带着破空声,稳稳扎在木桩中心,比原来的连弩射程远了整整三十步!我又连续扣动扳机,五支箭在眨眼间射完,每一支都扎在木桩周围,误差不到一尺,精准度比原来高了不少。
校场周围的弟兄们都看呆了,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李逵跑过来,看着木桩上密密麻麻的箭,又看了看我手里的改良连弩,伸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杠杆,眼睛里满是惊奇:“真神了!俺刚才都没看清箭怎么飞的,五支箭就射完了,还比原来远这么多!以后再遇到敌人偷袭,俺们再也不用怕射得慢、射得近了,保管让敌人吃不了兜着走!”
林冲也走过来,从我的手里接过改良连弩,试着压了压杠杆,又连续扣动几次扳机,连上箭箭露出惊喜的笑容:“这杠杆太省力了,俺一只手就能轻松拉动,王大叔肯定也能用!弹仓一次装五支箭,遇到敌人偷袭,能快速反击,比原来的连弩强十倍都不止!以后守寨门、设埋伏,有这玩意儿,咱们的底气就更足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跟着张铁匠一起改良剩下的连弩。弟兄们也都主动来帮忙 —— 有的帮着打磨零件,把边缘磨得光滑;有的帮忙组装弹仓,小心翼翼地把弹簧装进去;有的则负责测试射程和精准度,在校场上来回跑,记录每一次的测试数据。连平时最粗线条的李逵,都变得格外细心,拿着小锤敲零件时,力道控制得刚刚好,生怕弄坏了好不容易做好的零件。没几天,二十架改良连弩就全部做好了,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兵器库里,像一排待命的士兵,泛着冷光,等着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王大叔听说连弩改良好了,特意来兵器库试试。他颤巍巍地拿起一把改良连弩,握着杠杆,轻轻一压就上了弦,对准校场的木桩扣动扳机 —— 箭稳稳地射向木桩,虽然没射中中心,却也扎在了木桩上。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俺这辈子都没拉过这么省力的连弩!以前总觉得自己老了,帮不上梁山的忙,现在好了,俺也能守寨门,不用总麻烦年轻弟兄了!”
宋江看着兵器库里整齐的改良连弩,又看了看旁边忙碌整理测试数据的我们,语气里满是感慨:“以前总觉得‘打仗靠勇,守城靠防’,靠的是弟兄们的力气和不怕死的劲头。现在才知道,靠智慧、靠知识,能让武器变得更厉害,能让老人小孩都能参与守护家园。西西和 007 用现代的法子改良连弩,不仅省了力气、快了射速,更给梁山添了底气,这就是‘现代知识赋能传统’的厉害,是咱们梁山的福气。”
我握着手里的改良连弩,冰凉的精铁贴着掌心,心里满是成就感。以前在学校里,总觉得课本里的杠杆原理、机械结构都是没用的理论,没想到穿越到梁山后,这些知识竟然能用来改良武器,保护身边的弟兄。这不仅是武器的改良,更是 “现代知识” 与 “传统实战” 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在 “绝境成长” 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007 走过来,递过来一块刚烤好的红薯,红薯皮烤得焦黑,还冒着热气,是王大叔特意为我们烤的:“快吃吧,忙了两天,肯定饿了。这次改良连弩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能改良更多武器 —— 比如把平时用的铜镜阵改成反光镜,用来晃敌人的眼;把硫磺粉和火油按比例混合,改成更厉害的助燃剂;甚至还能做些简单的投石机,用来防守寨门。总有一天,咱们能让梁山的防御越来越强,让敌人不敢再来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