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块浸透了墨的厚布,慢悠悠裹住梁山,连山间的风都变得凉飕飕的,吹得聚义厅檐角的铜铃轻轻晃,却驱不散厅内的凝重。二十多根牛油烛烧得正旺,烛火交织的光把 “替天行道” 杏黄旗上的金线照得发亮,旗角被风吹得微微卷,像在替众人攥紧了心。
宋江坐在主位,手指反复摩挲着探马送来的字条,纸边都被捏得发皱,连指腹的老茧都磨得泛白。字条上的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清,还沾着点褐色的痕迹,凑近闻能闻到淡淡的血腥味 —— 不用问也知道,探马为了带回这消息,定是冒了不小的风险,说不定还受了伤。
吴用站在沙盘旁,羽扇悬在半空半天没落下,眼神紧紧盯着沙盘上 “方腊营地” 的黑色标记,像是要把那片区域看穿。扇柄上的木纹被他攥得发暗,连平时最爱的羽扇,此刻都成了排解焦虑的工具。他时不时用扇尖点两下沙盘,却没说一句话,厅里的沉默像越来越厚的雾,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
我和 007 刚从西边出发点回来,裤脚还沾着草屑和露水,冰凉地贴在脚踝上,风一吹就打哆嗦。刚踏进聚义厅,宋江就朝我们招手,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西西,你先看看这个。” 他把字条递过来,指尖还残留着字条的凉意。
我捏着字条的指尖瞬间发凉,那点褐色血渍像根细刺,扎得心里发紧。投石机的威力我在历史课上学过,北宋的 “回回炮” 最远能扔两百步,石头重几十斤,要是砸中聚义厅或者水寨,里面的弟兄和村民根本躲不开 —— 上次官兵的普通弩箭就伤了人,这次换成投石机,后果不堪设想。
007 凑过来一起看,指尖悄悄碰了碰我的胳膊,像在传递暖意,她压低声音:“物理课学过‘抛物线运动’吧?投石机的石头轨迹就是抛物线,只要知道初速度和发射角度,就能算出落地点。咱们先别急,一步步想,上次对付弩箭不也挺过来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颗小石子,把我脑子里翻涌的慌乱压下去些。每次遇到难题,她总能用我们熟悉的 “课本知识” 拉我回冷静,就像上次算错箭雨轨迹时,她也是这样,陪着我重新核对数据,没让我一个人慌神。
我走到沙盘旁,吴用赶紧把羽扇递过来,扇柄上还留着他的体温,带着点熟悉的木头味:“你尽管画,需要啥数据,俺让弟兄们去测,哪怕是半夜翻山,也给你把数报回来。” 他的语气里满是信任,让我心里的底气又足了些。
我接过羽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手却有点抖 —— 这道弧线代表的不是课本上的例题,是真能砸死人的石头轨迹,每一笔都连着弟兄们的性命。“投石机的石头是抛物线运动,”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平稳,“只要知道它的初速度和发射角度,就能算出落地点。”
我顿了顿,指着沙盘上的梁山营地:“咱们可以在落地点前面挖壕沟,再用木头搭‘缓冲墙’,石头砸下来就会掉进壕沟,缓冲墙还能挡住碎石,伤不到敌兄们。壕沟得挖两米深、三米宽,这样才能接住石头,不会让它滚进营地。”
李逵凑到沙盘前,粗黑的眉毛皱成了疙瘩,板斧柄被他攥得发白,指节处的老茧都磨得发亮:“啥是‘抛物线’?俺只知道石头扔出去是弯弯的道儿。不过你说挖壕沟有用,那俺现在就带弟兄们去挖!多挖深点,就算石头砸下来,也能接住!”
他说着就要起身,板斧在地上磕出 “当” 的一声响,震得烛火都晃了晃,连沙盘上的小石子都滚了两颗。宋江赶紧拦住他,眼神里带着无奈,却也有几分理解:“别急,先听西西把话说完 —— 投石机的位置还没确定,咱们得先想办法摸清他们的部署,不然壕沟挖错了地方,白费劲不说,还会浪费力气,到时候真需要挖了,弟兄们反倒没力气了。”
“我有个主意。”007 突然开口,从校服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指南针,金属外壳在烛火下闪着光 —— 这是她穿越时带的,平时用来找方向,上次帮时迁确定哨塔位置,就靠它避开了官兵的陷阱,没让时迁走冤枉路。
她把指南针放在沙盘上,指针转了转,最终稳稳指向东边:“咱们可以让时迁带着几个弟兄,趁夜摸到方腊的营地附近,用指南针测一下投石机的朝向。知道了朝向,再结合探马说的‘离梁山三十里’,就能算出落地点,这样挖壕沟才精准,不会白费功夫。”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时迁身手敏捷,夜里行动不容易被发现,就算被察觉,他翻墙头、钻树林的本事,梁山没人能追上,肯定能安全回来。上次他去官兵营地,还顺便偷了他们的箭囊,没被发现呢。”
吴用眼睛一亮,羽扇终于轻轻晃了起来,扇面上的羽毛也跟着动,像是终于松了口气:“这法子好!时迁是‘鼓上蚤’,翻个墙头跟走平地似的,轻得连鼓都听不见响。只是方腊的营地肯定有哨探,得给时迁配点‘防身的东西’,遇事能脱身,不能让他空着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