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身影刚消失在聚义厅门口,林冲就从廊柱后缓步走出,手里攥着张 “箭靶分布图”。草纸边缘被他反复摩挲得发毛,连上面的炭痕都显得有些模糊,却依旧能看清每个靶位的精准标注。他将图纸轻轻铺在木桌上,指尖点着上面的十个红圈,语气郑重:“俺让人在光网前方五十米处立了箭靶,每个靶心都用朱砂涂得鲜亮,距离标得一清二楚。等会儿先试射十次,测测新弩的实际射程和偏移量,免得纸上算得再准,实战时出了岔子,那可就晚了。”
他顿了顿,想起上次试射的疏漏,眉头轻轻皱起:“上次试射普通弩箭,只测了三次就定了参数,结果实战时箭偏了半米,幸好弟兄们反应快,用盾牌挡了一下,才没伤人。这次得多测几次,取个平均值,误差才能压到最小 —— 咱们不能拿弟兄们的性命赌运气,每一步都得稳扎稳打。”
我盯着图纸上的箭靶位置,忽然注意到每个靶旁都用小字标着 “风”,疑惑地抬头看他。林冲嘴角扬起一抹浅笑,耐心解释:“俺让望星台的弟兄每隔一刻钟报次风向,等会儿试射时,会把风向数据也记下来,跟你算的偏移量对比着看,这样才更精准。打仗不是做算术题,光靠公式不行,得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才能万无一失。”
他的话像股暖流淌进心里,让我想起刚到梁山时的窘迫 —— 那时我只会死记硬背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总跟实际差一截。是林冲握着我的手,用枪杆在地上画箭的轨迹,轻声讲解 “箭会受风、空气阻力影响,不能只按书本上的来”。那天的阳光落在他的枪缨上,把朱砂色染得格外鲜亮,也把 “务实” 二字,悄悄刻进了我心里。
007 突然从帆布书包里掏出个铁皮喇叭,喇叭口缠着圈红布,针脚细密得像蛛丝 —— 是柳如烟昨天熬夜缝的,她还笑着说 “红布能镇邪,也让弟兄们听得更清楚,打仗更有底气”。007 把喇叭塞进我手里,声音轻快:“等会儿你负责喊试射指令,俺和林冲记录数据,时迁去哨塔上观察箭的飞行轨迹,咱们分工明确,别像上次那样手忙脚乱,连数据都记混了。”
我接过喇叭,金属外壳带着点凉意,红布的触感柔软得像云朵。指尖摩挲着红布,突然想起上次试射时的慌乱 —— 那时我握着喇叭的手直抖,喊指令的声音都发颤,是 007 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我,小声说 “别怕,有俺们呢,你只管算准公式就好”。现在再握着这只喇叭,心里竟踏实了不少,连指尖的颤抖都轻了。
我们往校场走时,远远就听见李逵的大嗓门,像惊雷似的在山谷间回荡:“都把木柱立稳喽!埋深点,至少半米!不然被箭一撞就倒,俺饶不了你们!” 走近了才看见,他正叉着腰站在木柱旁,粗布褂子敞开着,露出结实的胸膛,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落在地上的尘土里,晕出一个个小小的湿痕,却没工夫抬手擦一下。
校场中央的箭靶早已立好,十根木杆笔直地插在地上,像十个挺拔的哨兵。靶心的朱砂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红得像团燃烧的火。最旁边的靶上还留着上次试射的箭孔,箭杆早已被拔走,只留下个深色的小圆点,像个小小的眼睛,静静地看着我们忙碌,仿佛在为我们加油鼓劲。
“先试射第一支!” 武松从箭囊里抽出支新弩箭,箭杆是用桑木做的,泛着淡淡的木纹,摸起来光滑又结实。箭头上的黑渍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是方腊军队特有的毒箭,看着就让人心里发寒。他将箭稳稳搭在弩上,手臂绷得笔直,弩弦拉到最满,指节都泛了白:“俺按三十度角射,你们盯着箭的落点 —— 上次就是角度差了五度,箭偏出了靶心,还差点伤了正在捡箭的时迁,这次可得精准点。”
他的话音刚落,弩箭 “咻” 地飞出去,带着股尖锐的风声,像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空。箭杆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最后 “噗” 地扎进第五个箭靶,落在靶心旁,距离朱砂点约两指宽,差一点就正中靶心。
007 立刻掏出卷尺,蹲在地上量距离,卷尺上的刻度被晨露浸得有些模糊,她特意用指尖擦了擦,才看清数字:“偏移了十五厘米!比咱们算的少五厘米 —— 肯定是箭杆旋转抵消了部分风力!箭在飞行时会像陀螺一样转,能减少风的影响,得把这个‘旋转阻尼’算进去,重新调整光网位置,不然箭会从光网边缘漏进来。”
我赶紧掏出炭笔,在草纸上快速计算,炭笔划过纸页的 “沙沙” 声格外清晰:“按‘旋转阻尼系数’算,偏移量会减少五分之一,原本算的二十米偏移量,实际应该是十六米。光网往西挪二十米就够了,不用挪二十五米,省得弟兄们白费劲 —— 上次就是没算这个,多挪了三米,弟兄们累得直喘气,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过意不去。”
林冲凑过来看了看草纸上的公式,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可:“这个道理俺懂,就像扔石头时,转着扔能飞得更稳、更准。咱们再试射五支,取个平均值,误差会更小。打仗这事儿,可不能差一分一毫,多算准一点,弟兄们就多一分安全,咱们的胜算也大一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