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007,你们看这箭头。” 时迁的声音压得很低,尾音带着后怕,他用树枝刮了点黑色残渣,递到我们面前,“闻着发苦,是五步蛇毒的味儿,还混了硫磺,沾到草叶上,草半天就枯了。” 说话时,他下意识往后缩了缩手,像是怕毒液沾到身上,连呼吸都放轻了。
我凑过去,看清箭头上的黑渍 —— 像凝固的沥青,牢牢粘在银亮的箭头上,透着诡异的光,连阳光照在上面都显得发暗。007 突然掏出个透明小瓶,是她用指甲油瓶盖的 “毒检瓶”,里面装着草木灰和山泉调的检测液,瓶身贴着红笔写的 “毒检专用” 小纸条,字迹歪歪扭扭却认真:“试试这个,上次测毒米挺管用。”
她用树枝蘸了点黑色残渣,轻轻放进瓶里,液体瞬间变成暗绿色,还冒着细小的气泡,像刚沸腾的开水。我心里一沉 —— 上次测毒米时,液体只是浅绿,连气泡都很少,这次反应明显更剧烈,毒性肯定强得多。“毒性比上次强至少三倍。”007 皱眉,把瓶子盖紧塞回口袋,指尖蹭到瓶身,又赶紧用衣角擦了擦。
“上次用勾股定理挡普通弩箭,没挡住顶多是皮外伤;这次加了毒,擦破皮半柱香就发作。” 她刻意把 “动量定理 p=mv” 念得很慢,眼神盯着我,像是在传递信息,“动量越大穿透力越强,咱们得算出新弩的射程和力道,才能调整光网密度,不然毒箭还是会进来。”
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公式,可指尖却发僵 —— 上次普通弩箭初速度 v?约 30m/s,箭杆直径 2 厘米,质量 50 克;这次新弩箭杆粗了一圈,直径至少 3 厘米,质量得 75 克,初速度按 “射程翻倍” 推算,至少 40m/s。算到射程时,我却慌了:按 θ=30 度算,射程是(402×sin60°)/9.8≈141 米,换算成梁山的 “步”(0.6 米 / 步)是 235 步?可小李说 “射程远两倍”,之前普通弩箭射程 300 步,那新弩该是 600 步?
我越算越乱,炭笔在草纸上画了又改,公式都变得模糊 —— 是不是记错换算单位了?要是算错射程,光网设得太靠前,毒箭直接穿透怎么办?上次因为算错两步距离,差点让弟兄们被箭擦伤,这次要是因为我的失误让大家中了毒,我怎么对得起他们?
刚想开口问 007,突然听见李逵喊:“不好!东边也有动静!” 他的声音带着急意,板斧攥得更紧,斧刃开始反光。我们转头望去,东边晨雾里隐约有黑影晃动,不是梁山弟兄的散漫阵型 —— 那些黑影排列整齐,像块黑布往梁山铺过来,每排间距都一样,显然是军队阵型。
晨雾被风吹散些,能看见最前面的士兵肩上扛着的弩,比上次粗了一圈,箭囊里的箭杆泛着冷光,箭尖的黑色隐约可见。时迁脸色一变,立刻往聚义厅跑,脚步快得像阵风,衣角被风吹得飘起来,连平时最爱摆弄的草哨都忘了拿:“俺去报宋江哥哥!你们先盯着!”
他跑出去两步又回头喊:“小心点!别靠太近!那些弩看着邪乎!” 我攥紧口袋里的青铜令牌,正面刻着 “替天行道”,背面是个小小的 “宋” 字,边缘被我摸得光滑。上次靠它注入能量织出光网,可这次面对带毒的新弩,这枚冰凉的令牌还管用吗?
“别慌。”007 拍了拍我的肩膀,樱桃发绳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像平时在教室讨论题目那样轻快,“上次你能算普通箭雨,这次只是参数变了,咱们一起算,错不了。你记公式,我记数据,就像做物理实验。” 她掏出折叠尺,上面还留着上次量板斧的刻痕,那是我们设计 “斧刃反光战术” 时刻的,现在看着格外亲切。
我们往土坡跑,李逵扛着板斧跟在后面,时不时回头看东边的黑影,板斧柄上的木纹被他攥得发亮,呼吸比平时粗了些 —— 他虽大大咧咧,却比谁都在意弟兄,每次有危险,都是第一个冲上去。爬到土坡顶,晨雾刚好散了些,能看见东边官道上,黑压压的军队往梁山移动,最前面的将领骑着马,举着面黑旗,旗上画着骷髅图案,马的嘶鸣声格外刺耳。
007 举着尺子比划,手臂有点发僵 —— 她也紧张,只是没表现出来。“距离大概五百步!你算射程,我看弩机角度。” 她指着远处,“弩机倾斜度至少 35 度,是为了增加射程。” 我深吸一口气,掏出炭笔和草纸,草纸边缘还留着吴用画战术图的炭痕。
炭笔划过纸页,公式一个个跳出来:射程 x=v?2sin2θ/g,动量 p=mv,光网节点密度每立方米至少 3 个节点。可手还是抖,在 “v?” 的位置顿了顿 —— 上次算错的就是初速度。我反复确认:新弩箭杆直径 3 厘米,长度 60 厘米,质量 75 克,弩弦拉力按方腊装备推算至少 800 牛,算出来 v?≈103m/s,这速度太快了,肯定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