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把营地的青石烙成暗红,火星子顺着风势爬上帐篷帆布,在靛青布面上烧出细碎的金痕 —— 像极了聚义厅梁上悬挂的那盏琉璃灯,当年李逵抢酒时撞翻灯台,灯芯爆出的火星也曾在帐幔上留下同样的灼痕,连焦痕的纹路都分毫不差。我坐在李逵新凿的望火石上,石面还留着他斧刃刻出的 “义” 字,笔画里嵌着的松香在火光里泛着淡甜。行囊里柳如烟锦囊的平安符轻轻颤动,符上绣的北斗星斗柄垂向篝火,斗勺盛着的光斑中,宋江令牌的虚影在闪烁,虎头纹的轮廓被火舌舔得微微发亮,獠牙处渗出的淡蓝幽光,与记忆里他在聚义厅议事时令牌的光芒一模一样。
007 的帆布书包在火堆旁摊成个圆,铜铃与藏在灰烬里的青铜残片相撞,“叮铃” 一声脆响,震得远处的夜鸟突然噤声,翅膀扑棱的声音消失在夜色里,像被这声铃响拉回了梁山的记忆。她抱着卷 “梁山传奇谱” 蹲在我身边,谱子边角沾着的松烟墨在火光里泛着蓝,是李逵上次翻谱子时不小心蹭的,他还笑说 “给传奇谱添点梁山墨”。红铅笔标着的 “经典战” 旁画了个龇牙笑的简笔画:她举着铁皮喇叭喊阵,腮帮子鼓得像含了颗蜜枣;宋江举着令牌在旁边擂鼓,令牌上的虎头纹映着虚拟的火光;武松的朴刀划出银弧当令旗,刀锋还沾着虚拟的血痕;而李逵正往谱子外的空白处泼酒,酒液晕开的痕迹在纸上成了水泊的形状 —— 与此刻营地旁溪流的轮廓分毫不差,连溪流里芦苇的倒影都一样,像把梁山的水泊搬进了谱子。
“看这批注!比上次的‘三国冒险图’还细!”007 猛然掀开半卷谱子,指尖精准地戳在 “三打祝家庄” 的插图中央。泛黄的宣纸上,鲁智深禅杖拓下的铁环纹里,嵌着个模糊的 “义” 字,笔画边缘还沾着麦饼的碎屑 —— 是孙二娘烤的芝麻麦饼,当时鲁智深边看谱子边吃,不小心蹭上去的。“这是用你教俺们的‘战迹拓印法’弄的,每打一场仗就拓一次,攒了快十张了。” 她突然将我的手指按在最深的刻痕里,指尖刚触到纸页,刻痕就泛起淡红的光,“你瞧这墨色深浅 —— 是李逵用板斧蘸着酒写的,当时他把‘庄’字的最后一笔劈得太狠,墨汁溅在旁边,正好拓下了林冲的枪尖印,林教头还说‘这印拓得比画的还准’。” 说着,她从书包里翻出片干荷叶,荷叶是上次从梁山带的,背面的枪痕与插图上的印记严丝合缝,边缘还凝着点暗红的蜡 —— 是宋江令牌上的火漆,他说 “用令牌蜡封着,能存得久”。
火堆突燃 “噼啪” 炸响,火星子溅在 “传奇谱” 的封面上,烫出个细小的洞。透过破洞能看见夹层里的秘密:柳如烟用银线绣的梁山地图,图上每个山寨的标记都用不同的线色 —— 聚义厅是靛青,与武松朴刀上的绸带同色;草料场是赭石,和李逵板斧的木柄一个颜色;而望塔的标记用了金线,线头还缠着段荧光绳,在火光里泛着绿,与 007 书包上的铜铃绳一模一样,是她特意找柳如烟编的 “同心绳”。“这地图遇热会显字,是柳如烟用桃花山的泉水泡过的丝线绣的。”007 突然往图上泼了点酒,酒是鲁智深埋在梁山的松针酒,还带着松香。水渍晕开的瞬间,浮现出鲁智深的笔迹:“桃花山的聚义酒,比祝家庄的好喝三分 —— 但不及梁山的半分,等你回来,洒家陪你喝个够。” 那笔迹豪放,墨点溅在 “酒” 字旁边,像他喝酒时洒出的酒液,我仿佛能看见他蹲在聚义厅,一手捏着麦饼,一手写批注的模样。
“还有更妙的!”007 又翻到 “智取生辰纲” 那页,插图上吴用的瓢底画着个小小的 “智” 字,是用荧光砂写的,在火光里泛着亮。“这瓢是仿吴用的真瓢画的,柳如烟还在瓢把上绣了个‘吴’字,和吴用的贴身玉佩上的字一样。” 她指着瓢底的纹路,“你看这纹路,是按真瓢拓的,连瓢底的缺口都画出来了,那是当年晁盖大哥不小心磕的。”
宋江的铜令牌在我怀中发烫,烫得像揣着块暖玉,虎头浮雕的獠牙处渗出淡蓝幽光,光流里浮现出他在聚义厅讲话的场景:他枯瘦的手指捏着兵书的边角,兵书是他珍藏的《孙子兵法》,页脚都翻卷了。“梁山的传奇,不在胜绩,在人心,在弟兄们的情分。” 他当时的声音在火光里回荡,带着几分郑重,是怕我们忘了梁山的根本。此刻那兵书的虚影正顺着火光飘过来,与 “传奇谱” 里的 “智取生辰纲” 重叠,书页上的墨迹突然洇开,露出柳如烟用银簪尖刻的小字:“黄泥岗的松林里,吴用的瓢底刻着‘义’字 —— 和你送李逵的那把一样,都是梁山的义。” 刻痕里的荧光砂与火堆旁的箭杆连成线,箭杆上的刀痕是武松劈的,当时他还说 “留着记号,免得日后忘了是哪场仗的箭,以后看着刀痕就想起梁山的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大名着穿梭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大名着穿梭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