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思虑周详,妾身……替父亲,替赵家满门,谢过夫君!”赵清雪再次深深下拜,这一次,心中充满了敬佩与决然,“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妾身定与夫君同心,万死不辞!”
林枫将她扶起,沉声道:“此事需周密筹划。明日,我便会在小朝会上,正式提出重审镇北王一案。届时,必有一场风波。你要有所准备。”
赵清雪郑重点头:“妾身明白。”
翌日,枢机院旁的小型议政殿内,林枫召集了内阁首辅商辂、次辅、兵部尚书李焕、刑部尚书等寥寥数位核心重臣,商议北疆军务及善后事宜。
当正事议毕,林枫话锋突然一转,神色肃穆道:“诸位,还有一事,关乎国体军心,本王思之再三,觉得不能再拖延了。”
众臣皆是一愣,看向林枫。
林枫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本王欲提请陛下,下旨重审……已故镇北王赵胤谋逆一案。”
“什么?!”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就连素来沉稳的商辂,也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镇北王案乃是先帝钦定铁案,牵扯极大,多年来无人敢提,摄政王竟要在此刻翻案?
刑部尚书脸色发白,率先出言反对:“王爷!此事万万不可!镇北王案乃先帝明断,证据确凿,岂可轻易翻案?此例一开,国法威严何在?先帝声誉何存?”
另一位阁老也蹙眉道:“王爷,镇北王当年手握重兵,确有跋扈之举,先帝处置,亦是出于稳固江山考量。如今旧事重提,恐引发朝野非议,动摇人心啊!”
林枫面无表情地听着,待他们说完,才冷冷开口:“证据确凿?何种证据?无非是几封来历不明的构陷书信,以及几个被严刑拷打后的所谓‘人证’!先帝当时受王振等小人蒙蔽,未能明察,致使忠良含冤,此乃国之憾事!岂能因顾及所谓‘先帝声誉’,便让千古奇冤石沉大海?!”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压:“至于国法威严?让忠臣蒙冤,让奸佞逍遥,这便是尔等所言的国法威严吗?!真正的国法威严,在于公正!在于赏罚分明!在于不让任何一个为国流血的将士寒心!”
他目光如炬,盯着刑部尚书:“北疆将士此刻正在血战!他们若知身后朝廷是如此对待功臣宿将,心中作何感想?尔等口口声声江山稳固,却连为昔日扞卫江山的忠臣昭雪都不敢,这江山,如何能真正稳固?!”
一番话,如同重锤,敲打在众臣心头。商辂沉吟许久,缓缓开口道:“王爷所言,不无道理。镇北王之事,老臣当年亦觉蹊跷,只是……翻案之事,牵连甚广,需有确凿新证,方可服众。”
林枫知道商辂这是松了口,立刻道:“新证自然会有!当年构陷岳父的主要人证虽已不在,但其家属、旧部尚存。本王已命人暗中查访多年,掌握了一些关键线索。只要陛下下旨重审,三法司会同审理,真相必能大白于天下!”
他看向众人,语气斩钉截铁:“此事,本王意已决!并非与诸位商议,而是告知!稍后本王便会面圣,恳请陛下下旨!望诸位能以国事为重,以军心为重,助本王,助朝廷,还忠良一个清白,给天下一个交代!”
强大的气场笼罩着整个议政殿。几位重臣面面相觑,最终,在林枫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下,纷纷低下头,无人再敢出言反对。他们知道,摄政王决心已定,翻案之事,已成定局。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朝野。一时间,京城哗然!有人为镇北王唏嘘,期盼沉冤得雪;有人暗骂林枫跋扈,竟敢触动先帝定案;更有一些与当年构陷之事有牵连的残余势力,惶惶不可终日。
而深宫之中,当林枫向天顺帝朱见深禀明此事时,年幼的皇帝在太皇太后沉默的注视下,最终还是依从了林枫的请求,下旨命三法司重审镇北王赵胤一案。
圣旨传出,如同在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上,又投入了一颗巨石。
林枫站在枢机院的高阁上,遥望北疆方向,心中默念:“岳父大人,您在天的英灵且安息。小婿必竭尽全力,为您洗刷冤屈,让您的忠魂,得以安眠。”
旧案重提,孤臣赤心。这不仅仅是一场为至亲翻案的行动,更是林枫巩固权力、凝聚人心、向北疆乃至天下展示其意志与准则的关键一步。然而,他也深知,翻案的背后,必将牵扯出更多的隐秘与阻力,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无论如何,这一步,他必须踏出,也必将踏碎一切阻碍!
喜欢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