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院深处的静室,烛火摇曳,将林枫挺拔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他手中捏着苏小小送来的密报,薄薄的纸笺仿佛重若千钧。上面清晰地罗列了几个名字,以及他们近日异常频繁的私下会面地点与时间。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吏部左侍郎周文振,甚至还有一位在清流中颇有名望的翰林院学士——赵贞吉。
这些人的串联,并不出乎林枫的意料。劝捐和清查田亩,如同两把刀子,精准地戳在了他们最核心的利益上。张辅、朱勇等勋贵,名下田庄、店铺众多,侵吞屯田、隐漏税赋乃是常事;周文振作为吏部实权人物,与地方官员、士绅关系盘根错节;而赵贞吉,看似清流,实则其家族在江南亦是大地主,且他本人对林枫这等“权臣”秉政,向来抱有文人的天然警惕与排斥。
“王爷,是否要‘星罗’加强对这几家的监控?或者……先下手为强?”周霆侍立一旁,低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林枫缓缓摇头,将密报凑到烛火上,看着它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不,现在动手,只会打草惊蛇,让他们隐藏得更深。他们现在只是串联,还未有实质性的叛逆之举,贸然抓捕,反而会落人口实,说我林枫排除异己,容不得不同声音。”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他们要串联,就让他们联。要议论,就让他们议。甚至,我们可以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跳得更欢些。”
“王爷的意思是?”
“放出风声去。”林枫转过身,目光锐利,“就说,摄政王因大同军情紧急,国库空虚,决心已定,不仅要大力推行《劝捐疏》,更要借此机会,彻查天下田亩赋税,尤其是勋贵、官绅优免逾制之事,任何人不得阻挠。语气要强硬,态度要坚决,仿佛我林枫已利令智昏,要一意孤行。”
周霆先是一愣,随即恍然:“王爷是要……引蛇出洞?”
“不错。”林枫颔首,“压力不够,他们怎么会露出真正的獠牙?只有让他们觉得已无退路,才会铤而走险,做出更过激的举动。届时,我们才能名正言顺地将其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让苏小小的人,重点盯住那个瓦剌密使被擒前,可能与李光远有过接触,但尚未被挖出来的人。我怀疑,这次的串联,未必仅仅是内部利益之争,或许……还有漏网之鱼在暗中煽风点火。”
“是!属下明白!”周霆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林枫的策略很快起了作用。关于摄政王要“彻查天下田亩”、“拿勋贵开刀”的流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京城的高门大户之间飞速传播。恐慌和愤怒的情绪在不断蔓延。英国公府、成国公府门前,车马明显增多,夜间更是常有黑影悄然而入。
与此同时,大同前线的战报也不断传来。马奎派出的宣府铁骑已然抵达,与郭登合兵一处,稳住了猫儿庄一线的防线。伯颜帖木儿与兀良哈联军攻势受挫,战事陷入胶着。但也先主力仍在草原深处虎视眈眈,并未全力压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一日,例行朝会。议题依旧围绕着大同战事和后勤筹措。
兵部尚书李焕禀报了前线情况后,话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个问题:“陛下,摄政王,大同镇及宣府镇皆有奏报,军中火器,尤其是火炮、火铳,因连日作战及天气潮湿,多有损坏,且火药消耗巨大,亟需补充。工部军器局产能有限,恐难以及时供应。”
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大明军备,尤其是边军,对火器的依赖日益加深。
林枫尚未开口,那位翰林院学士赵贞吉却出列了。他手持玉笏,面容肃穆,声音清越:“陛下,李尚书所言火器之事,臣以为,此正暴露我朝军工之弊也。工部军器局,匠户困顿,管理僵化,打造器械,往往质量参差不齐,耗费却巨。长此以往,非但于国无益,反成蠹政!”
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就事论事,指责工部,但接下来,却图穷匕见。
“臣闻,摄政王麾下,似有一支私设之工匠营,名曰‘神机坊’,所出之火器,精良远胜工部。臣斗胆请问摄政王,既有此利国利民之良匠、良法,为何不并入工部,惠及全军,反而秘藏于王府,岂非有营私之嫌?”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
神机坊的存在,对于高层而言并非秘密,那是林枫依托现代知识,结合这个时代的工艺,秘密建立的技术研发和兵器生产基地,是他核心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撑之一。赵贞吉此刻将其公开捅破,并扣上“营私”的帽子,其心可诛!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益之争,而是开始直接质疑林枫的忠诚和动机,试图从根本上动摇其权力的合法性。
龙椅上的朱见深眉头微蹙,看向了林枫。
林枫面色不变,心中冷笑,蛇,果然开始冒头了。赵贞吉这等清流,最擅长的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