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讨逆大军誓师南下的声势浩大,如同滚滚春雷,震撼着整个华北平原。龙旗所指,沿途州县无不望风归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络绎于途。平北王林枫亲统大军,马奎为先锋,兵锋锐不可当,直逼居庸关。
然而,就在这大局似定、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一骑快马自南而来,风尘仆仆,却带来了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人物——失踪已久的北疆首席谋士,徐子凡。
当徐子凡那略显清瘦却目光愈显深邃的身影出现在平北王府门前时,负责留守、辅佐太子的孙世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得快步迎上,抓住他的手臂:“子凡!你……你终于回来了!”
端坐于临时改作的监国行辕内的太子朱见深,闻听此讯,亦露出关切之色。他曾多次听林枫和商辂提及这位在北疆早期崛起中居功至伟,后又身陷京城、音讯杳无的能臣。
徐子凡来不及过多寒暄,先向太子行了跪拜大礼,随即对孙世安沉声道:“世安兄,王爷现在何处?我有十万火急军情禀报!”
“王爷已亲率大军南下,兵发居庸关了!”孙世安连忙道,“子凡,你这些时日身在何处?京中情况究竟如何?王振老贼……”
徐子凡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有疲惫,更有凝重:“此事容后细禀。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刻请王爷暂缓进军,至少……要改变进攻策略!”
“什么?”孙世安大吃一惊,“如今我军气势如虹,王振众叛亲离,京城旦夕可下,为何要暂缓?”
就连太子朱见深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徐子凡深吸一口气,语速极快地说道:“我自京城脱身,并非易事。王振虽穷途末路,但其经营京城多年,尤其是东厂和锦衣卫的核心力量,以及他暗中蓄养的死士‘暗影’,并未完全崩溃。我费尽周折,才从其核心党羽口中探得一个绝密消息——王振自知罪孽深重,绝无生理,已存了玉石俱焚之心!”
他目光扫过太子和孙世安,声音压得更低:“他在京城之内,尤其是皇城和东厂诏狱等地,埋设了大量的火药!并且,他挟持了包括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在内的数十位朝廷重臣及其家眷,囚于宫中!其用意,便是若城破之日,他便要引爆炸药,与整个皇城、与那些朝廷栋梁,同归于尽!甚至可能……会对被挟持的百官进行屠杀!”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孙世安倒吸一口凉气,脸色瞬间煞白。太子朱见深更是霍然站起,小脸上充满了震惊与愤怒:“他……他怎敢如此!那可是我大明的朝堂重臣,是父皇留下的股肱啊!”
若真让王振得逞,即便北伐大军攻入京城,得到的也只是一片废墟和无数忠臣的尸骨!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惨胜,更将是政治上的巨大灾难,太子即便登基,也将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且这“逼死”百官的名声,将成为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不仅如此,”徐子凡继续投下更沉重的消息,“王振还秘密联络了瓦剌太师也先!许诺若也先能出兵袭击我军侧后,或牵制宣大等地归顺我们的兵马,事成之后,愿割让河套之地!也先狼子野心,一直在等待机会,此前落鹰涧之败他引以为耻,如今见有机可乘,其麾下骑兵已有异动迹象!”
内有关乎京城存续和百官性命的巨大威胁,外有瓦剌可能趁虚而入的风险!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瞬间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必须立刻告知王爷!”孙世安急道,“快,八百里加急,将此情报送至军前!”
“恐怕来不及了。”徐子凡摇头,“王爷用兵,向来雷厉风行,此时恐怕已兵临居庸关下,甚至可能已经开始攻关。常规信使,未必能赶在总攻发起前将消息送到。”
“那该如何是好?”孙世安心急如焚。
徐子凡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亲自去!我熟悉王爷用兵习惯,也知道一条通往居庸关前线的隐秘小路,或许能抢在总攻之前赶到!同时,请世安兄立刻以太子监国名义,行文已归顺的宣府、大同及周边军镇,严令他们加强戒备,警惕瓦剌动向,绝不可让也先有机会南下!”
“好!就这么办!”孙世安立刻同意,“子凡,你一路辛苦,但此事关乎京城存亡、百官性命,关乎北伐大业成败,唯有你再辛苦一趟了!”
太子朱见深也走到徐子凡面前,稚嫩的脸上满是郑重:“徐先生,一切……就拜托你了!务必请平北王设法,救出朝中诸位大人!”
“臣,必不辱命!”徐子凡深深一揖,顾不上休息,立刻换马,带着几名精锐护卫,再次投身于茫茫夜色之中,沿着那条他记忆中隐秘的小路,向着南方的战场疾驰而去。
……
与此同时,居庸关下,北疆大军营寨连绵,旌旗蔽日。林枫立于中军大帐之内,正与马奎等将领商议攻关策略。居庸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关内守军因太子檄文而士气低落,但若强行攻打,必然伤亡惨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