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的反击,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狠。就在北疆海上贸易初现生机,内部自救举措刚刚稳住阵脚之时,一队来自京师的仪仗,再次打破了边关的平静。这一次,并非寻常的宣旨太监,而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头号心腹张诚亲自率领的钦差队伍,旌旗招展,护卫森严,摆足了架势,直抵平北王府所在的重镇。
消息传来,北疆文武心头皆是一沉。张诚亲至,绝非传达寻常旨意,必是王振又祭出了新的杀招。
平北王府,中门再开,香案重设。只是这一次,广场上的气氛远比上次接旨时更加凝重肃杀。以林枫为首的北疆官员们肃立无声,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许多将领,如马奎之辈,更是手按剑柄,目露凶光,若非军纪约束,只怕早已按捺不住。
张诚依旧是那副倨傲神态,他慢悠悠地下马,环视一圈,目光尤其在林枫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阴冷与得意。他从身后小太监捧着的紫檀木盒中,请出的并非明黄卷轴,而是一份以黄绫封面的奏疏副本,以及一份盖有司礼监大印的“廷寄谕令”。
“平北王林枫,及北疆文武接——旨 !”张诚尖细的声音刻意拉长,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判意味。
众人依礼跪倒。
张诚并未宣读,而是直接将那奏疏副本掷于林枫面前的地上,冷笑道:“王爷,还有诸位,都好好看看吧!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兵部右侍郎等十几位朝廷重臣,联名弹劾你林枫的奏本!条陈你十大罪状!僭越、擅权、养寇、耗国、敛财、怨望……嘿嘿,真是罄竹难书啊!”
那奏疏副本散落在地,墨字清晰,罗列的罪名一条比一条骇人听闻,不仅将林枫在北疆的所有作为全盘否定,更将发行军需债污为“盘剥民脂民膏”,将海上贸易指为“交通倭寇、图谋不轨”,甚至隐晦地将黑山堡大捷也歪曲为“杀良冒功”、“虚报战果”!
不等林枫等人反应,张诚又拿起那份“廷寄谕令”,朗声道:“鉴于北疆事务繁杂,平北王林枫身负众疑,为澄清吏治,安抚民心,确保边关稳定,经司礼监批红,内阁附议,特令:”
“一、北疆所行新政,包括但不限于军制、税赋、商事、匠作等,凡与旧制不符者,一律暂停,听候朝廷核查!”
“二、所谓‘北疆军需债’,立即停止发行,已发行者,由王府自行设法偿还,朝廷不予承认!”
“三、即刻解散‘神策军’,兵员归建原有边军卫所,一应超编甲胄、军械,封存待勘!”
“四、锁拿涉案之王府幕僚徐子凡、孙世安,及一干经办吏员,押解进京候审!”
“五、平北王林枫,暂留王爵,停职反省,于王府内不得随意外出,随时听候朝廷进一步质询!”
这一条条命令,如同一道道冰冷的枷锁,不仅要扼杀北疆所有的生机与活力,更要彻底瓦解林枫的权力根基,将其亲信一网打尽!尤其是解散神策军、锁拿谋士、软禁林枫这三条,简直是釜底抽薪,直接将北疆置于毫无反抗能力的境地!
广场之上,一片死寂。随即,一股压抑到极致的愤怒,如同地火般在每一个北疆官员和将领胸中奔涌!马奎双目赤红,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几乎要挣脱身旁同僚的阻拦。
张诚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得意之色更浓,他盯着缓缓抬起头的林枫,皮笑肉不笑地道:“王爷,接旨吧?这可是朝廷的旨意,皇上的金口玉言!莫非……你敢抗旨不成?”最后一句,他刻意加重了语气,充满了挑衅。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枫身上。只见林枫面色平静,甚至看不出丝毫怒意,他只是缓缓站起身,并未去捡地上的奏疏副本,目光淡然地看向张诚:“张公公,这份廷寄,是司礼监的批红,内阁的附议,不知……陛下御体可曾康健?可能亲自阅览过这些弹劾奏章与本王的《陈情书》?”
张诚脸色微变,强自镇定:“陛下龙体欠安,朝政自有司礼监与内阁秉承圣意处置!此令已下,便是国法!”
林枫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原来如此。既然陛下未能亲览,那这份未经圣心独断、仅由权阉与部分朝臣议定的‘廷寄’,其效力,恐怕还代表不了真正的朝廷法度,更代表不了陛下的意志!”
他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金铁交鸣,响彻整个广场:“我林枫,受皇命镇守北疆,保的是大明国土,护的是北疆黎民!神策军,乃是抵御瓦剌、扬我国威的百战雄师,岂是因阉宦一纸乱命便可解散?北疆新政,开海通商,乃为强兵富民,充盈国库,何罪之有?军需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北疆百姓自愿认购,共度时艰,何来‘盘剥’之说?!”
他每问一句,便向前一步,目光如炬,逼视张诚:“至于锁拿我的属下,更是荒谬!徐子凡、孙世安等人,忠心体国,劳苦功高,尔等构陷忠良,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