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北王府中门大开,香案高设,旌旗在微风中轻轻舒卷。以林枫为首的北疆文武官员,身着正式袍服,肃立于王府门前广场之上,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远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令人窒息。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寻常的接旨,更是一场关乎北疆未来命运的政治交锋的前哨战。
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队打着钦差仪仗的人马出现在长街尽头。为首者,是一位面白无须、身着簇新蟒袍的中年太监,神色倨傲,眼神扫过迎接的众人,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他便是此次宣旨的正使,司礼监随堂太监张诚,王振的干儿子之一。
队伍在府门前停下,张诚并未立刻下马,而是端坐马上,目光落在站在最前方的林枫身上,拖长了声调:“平北王林枫,接——旨——!”
林枫面色平静,上前一步,撩衣跪倒:“臣,林枫,恭请圣安!”
身后文武齐刷刷跪倒一片:“恭请圣安!”
“圣恭安!”张诚这才慢悠悠地翻身下马,从身后小太监捧着的金漆木盒中,请出明黄卷轴,缓缓展开。他的声音尖细而清晰,刻意带着一种穿透力,回荡在寂静的广场上空。
圣旨的开篇,是惯例的褒奖。盛赞林枫“忠勇可嘉”,“练兵有方”,“克定海疆”,“扬我国威”,词藻华丽,几乎将林枫在北疆的功绩悉数罗列了一遍。若是不明就里的人听了,只怕会以为这是朝廷对功臣不吝封赏的信号。
然而,跪在地上的北疆官员们,心中却无半分喜悦,反而愈发沉重。褒奖越盛,往往意味着后面的转折越凶险。
果然,在冗长的褒奖之后,圣旨话锋陡然一转。
“……然,朕闻北疆军备日盛,互市频仍,事务繁杂,远超边镇常例。朕体恤边臣劳苦,亦虑及规制体统,特旨恩准:其一,扩开辽东、朝鲜互市之请,准予所奏,着镇北王府详拟章程,务求公允,利国利民;其二,为助卿精研武备,巩固边防,特调拨工部良匠一百户,即日启程赴北,归由王府节制;其三,北疆新政,多有创举,然朝廷法度不可废。着镇北王林枫,接旨后,即遴选得力属员,赍(jī)带互市详章及火器改良图样、效用说明,入京面圣,陈情奏对,以彰卿之功绩,亦使朝野明晰北疆实务,杜绝非议,永固君臣信赖之心。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广场上一片死寂。
来了!果然是阳谋!
准互市,送匠户,看似皇恩浩荡,满足了北疆此前所求。但最后一条,“入京面圣陈情”,才是真正的杀招!旨意中只说要林枫派“得力属员”入京,但谁都明白,王振真正想“请”去的,正是林枫本人!若林枫亲自去,便是自投罗网;若派别人去,便是“抗旨不遵”、“心怀鬼胎”的明证!更毒辣的是,旨意将“入京陈情”与“杜绝非议”、“永固君臣信赖”挂钩,直接将林枫是否遵从旨意,拔高到了是否忠君爱国的高度!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沉重如山!
张诚合上圣旨,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林枫:“王爷,接旨吧?皇恩浩荡,体恤边臣,更是对王爷信赖有加。这入京陈情,澄清玉宇,正是王爷向陛下、向朝廷表明心迹,堵住那起子小人悠悠之口的大好时机啊。”他特意在“表明心迹”和“小人”几个字上加了重音,目光中充满了戏谑与挑衅。
林枫缓缓抬起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伸出双手,平静地道:“臣,林枫,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站起身。身后的文武官员们也随之起身,但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王爷,何时启程?奴婢也好回京复命。”张诚逼近一步,追问道。
林枫目光淡然地看着他:“使团一路辛苦,且先在馆驿歇息。入京之事,关乎重大,涉及互市、军备诸多机密,人选需慎重斟酌,章程需仔细准备,岂能仓促而定?待本王与属下商议停当,自会告知天使。”
张诚碰了个软钉子,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林枫的理由冠冕堂皇,他也不好强行逼迫,只得干笑两声:“王爷说的是,事关重大,确需仔细。那奴婢就在馆驿,静候王爷佳音了。”说完,冷哼一声,带着钦差卫队,趾高气扬地前往驿馆下榻。
钦差队伍离去,广场上的压抑气氛却并未消散。
“王爷!”性格刚烈的神策军副将马奎(新增武将角色)第一个忍不住,压低声音急道,“这分明是王振老贼的陷阱!您万万不可入京!”
“是啊,王爷!”另一位文官也附和道,“旨意看似宽仁,实则包藏祸心。京城如今是龙潭虎穴,王振定然布下天罗地网,只等王爷前去!”
“可若不去,便是抗旨!王振正好借此大做文章,污蔑王爷拥兵自重,届时号令天下兵马讨伐,我们便被动了!”也有较为持重的官员提出忧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