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强势与清晰的逻辑,如同冰水浇熄了反对的声音。王老夫子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坐下,长叹一声。
林枫不再理会,转而看向孙乾和那些眼含期待的匠人学子,语气缓和了些许:“孙师傅,官学教材编纂、格物院与军工院之初创,便要多倚重您与诸位了。王府库银会全力支持,俘获的西洋书籍、图纸、器械,军工司的研究笔记、数据,皆可抄录副本,作为教学与研究之基。本王要的,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而是能动手、能思考、能创新的实干之才!”
“王爷……王爷知遇之恩,开万古之先河!老朽……老朽代天下匠人,叩谢王爷!”孙乾声音哽咽,竟要推金山倒玉柱般拜下,被林枫抬手拦住。
“北疆的未来,需要你们。”林枫扶住他,沉声道。
新政颁布,如同在北疆这片崇尚武勇的土地上,投入了一颗关于知识与技术的火种。起初,响应者确实寥寥,尤其是格物院与军工院,在许多人看来仍是“奇技淫巧”,远不如文政院吸引人。蒙学堂的推行也遇到了阻力,一些贫困家庭更希望孩子早点帮忙干活补贴家用。
但在林枫不遗余力的资源倾斜、政策引导和王府的强制推行下,情况逐渐改变。王府宣布,蒙学堂学生家庭可获少量钱粮补贴;官学学生不仅食宿全免,还有优厚津贴,成绩优异者其家庭更能减免赋税。更重要的是,几个最早进入军工院学习的年轻匠人,在孙乾等人指导下,成功改进了钻炮膛的工具,效率提升三成,获得了林枫亲自颁发的重奖和“技官”头衔,事迹被广为宣传。
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荣誉,胜过千言万语。渐渐地,一些家境贫寒、渴望改变命运的聪慧少年,以及不少对技术本身充满好奇与热情的年轻匠人、甚至军中略有文化的士卒,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踏入了那扇对他们而言曾经遥不可及的知识殿堂。北疆高等官学内,开始传出不同于诵读经典的争论声、演算声和敲打试验声。
一股重视实证、鼓励探索、崇尚技艺的新风尚,如同悄然融化的雪水,开始浸润北疆的土地。虽然这株幼苗尚且稚嫩,但它所代表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顽强地破土而生。文脉于此新铸,格物由此启明,北疆的筋骨之中,开始被注入更为持久而强大的智慧力量。
喜欢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镇国驸马:从流放皇子到万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