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光复的消息传遍华北大地。河北军区司令部里,却不见丝毫松懈。张百川指着墙上那张被红蓝箭头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
“保定拿下了,但我们的脚步不能停。”他敲在平汉线上另一个关键节点——“石门,这里是平汉、正太、石德三条铁路的交汇点,鬼子在华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兵站基地之一。打掉它,就等于切断了山西鬼子与华北平原联系的大动脉,”
罗政委端着搪瓷缸,沉吟道:“司令员,打石门,意义重大。但正定、获鹿、栾城、元氏,这几个外围据点拱卫着石门,城防工事经营多年,比保定只强不弱。鬼子虽然势头不如以前,但困兽犹斗,我们得有充分的准备。”
“政委考虑得周到。”萧参谋长接过话头,拿着几份情报汇总,“根据内线传来的最新消息,以及我们电台的侦听,华北鬼子近期确实有异动。太平洋和东南亚那边吃紧,鬼子大本营正在从关内,包括我们华北,抽调部分精锐师团和大量航空兵力量南调。石门地区的守敌,目前主要是鬼子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主力,加上从保定溃退下去的一部分残兵,以及大量的伪军,总兵力预计在两万五千到三万人。其核心是鬼子那个混成旅团,装备精良,是块硬骨头。”
副司令员吕正一直盯着沙盘,此时抬起头:“还有个情况,石门鬼子最近征发了大量民夫,似乎在加紧加固城防,特别是在外围据点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和碉堡群。强攻,代价不会小。”
张百川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我方部队的几面小红旗,眼神沉稳:“骨头硬,那就用铁钳把它砸碎,硬碰硬不是办法,我们得调动它,让它露出破绽。”他环视三位搭档,“我的初步设想是,这次打石门,我们不搞四面围死,而是来个‘围三阙一,重点突破,穿插分割’。”
他详细阐述部署:
“第一旅、第二旅,我们的两个铁拳头,配属炮兵旅主力,从西面、西南面主攻。这里是石门防御的相对弱点,也是通往城区的关键方向。许达和彭辉,你们的任务就是给我狠狠地砸,打出主攻的气势,把鬼子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过来。”
“第三旅、第四旅,从东南方向助攻,动作要猛,配合主攻方向形成压迫。”
“第五旅、第六旅,运动至石门以北,切断平汉线,阻击可能从北平方向来的援敌,同时看住石门鬼子北逃的退路。”
“第八旅,吕正同志,你的部队熟悉本地情况,负责清扫石门以东、东南的外围据点,比如栾城、赵县,拔掉这些钉子,孤立石门。”
“骑兵旅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扩大突破口或追击逃敌。”
他特别强调:“各部队在攻击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土工作业,堑壕要尽可能抵近敌人前沿,减少冲锋距离。炮兵,尤其是我们刚组建的炮兵旅,要统一指挥,集中使用,在总攻时形成压倒性的火力优势,重点摧毁敌人的明确碉堡和火力点。”
罗政委点头:“这个部署稳妥。政治动员要跟上,告诉战士们,打下石门,华北的抗战局面就将打开一个新天地,”
萧参谋长补充道:“后勤保障必须万无一失。弹药,尤其是炮弹,要保证充足供应。伤员转运通道要提前规划好。”
吕正也表示:“外围据点的伪军,有不少可以争取。我派人去做工作,尽量瓦解,减少攻坚阻力。”
张百川看着宗人:“好,就这么定,参谋处立刻制定详细作战计划下发各部。各旅接到命令后,迅速向指定地域隐蔽开进,完成攻击准备。”
命令下达,十万精锐向石门地区汇聚。沿途根据地群众在地方党组织动员下,组成了庞大的支前队伍,肩挑手推,将粮食、弹药、担架源源不断送上前线。
石门城内,鬼子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旅团长内田银之助少将,此刻正焦躁地在指挥部里踱步。保定的失守让他深感唇亡齿寒,而上峰传来的:“收缩兵力,确保要点,伺机抽调部分兵力南下”的指令,更让他感到一种被抛弃的无力。他手里可用的机动兵力并不多,城外八路军的频繁活动和大规模调动迹象,让他判断对方的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石门。
“命令各部,加强戒备,外围据点必须死守,城防工事,加快进度,”内田对身边的参谋咆哮着,“向北平发报,请求战术指导,尤其是航空兵支援,”
然而,他得到的回复却是航空兵力量不足,难以提供有效掩护,要求他“依托坚固工事,独立固守”。
一周的时间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飞快过去。总攻前夜,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已经延伸到了距离敌人外围阵地不足百米的地方。战士们蹲在壕沟里检查着武器,将手榴弹盖拧松,爆破手反复熟悉着炸药包和爆破筒的使用要领。
张百川的指挥部设在一个能够俯瞰西面主战场的高地上。电话线已经铺设到位,他拿起电话,要通了炮兵旅旅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