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川、罗政委、萧参谋长三人传阅着刚刚译出的中央回电,久久没有说话。
最终还是张百川先开了口:“好家伙,中央这是要下一盘大棋啊,比我们想的步子迈得还要大。”
罗政委目光深邃:“成立河北军区,直属延安和总部。这是要把河北的力量都统合起来,形成拳头,中央的视野比我们只盯着正太路一线要开阔得多。”
萧参谋长盯着地图上河北的区域:“让咱们三个都过去,带走的还是十二万主力精锐,这是把晋中军区差不多抽空了一大半啊,让120师老首长回来接手,倒也是顺理成章”他看向张百川和罗政委,“只是,这交接工作需要时间,部队调动、防务移交,千头万绪。而且,我们原先计划的东进兵团四万人,一下子变成十二万,这动静太大了,想瞒过鬼子的眼睛,难,”
张百川在指挥部来回走了两步:“难也要干,中央这是给了我们压了更重的担子。老罗,老萧,你们怎么看?咱们是遵从中央的全局安排,还是再向中央陈述困难,坚持我们原先只带部分兵力东进的方案?”
罗政委拿起那份电报,又仔细看了一遍,沉吟道:“百川,中央的考虑是从全国抗战大局出发。河北地处华北平原腹地,连接东北、华中,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山西目前129师和120师已经够了,把咱们晋中军区这三个老搭档和十二万精锐投过去,就是要彻底改变河北敌我力量对比,把鬼子的‘治安区’变成我们的巩固根据地。这个决心,我拥护。”
他话锋一转:“不过,老萧的顾虑也很实际。十二万大军运动,不是小事。我们必须拿出一个万无一失的移交和开进方案,确保晋中平稳过渡,确保东进部队顺利抵达指定位置,不能出任何纰漏。”
萧参谋长接过话头,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司令员,政委,既然中央决心已定,那我们就必须执行,而且要执行得漂亮。我的建议是:第一,立刻与120师指挥部取得联系,提前沟通移交事宜,划定防区,清点物资装备,特别是兵工厂和储备弹药,要交接清楚。第二,东进部队十二万人,不可能一窝蜂涌过去,必须分批次、多路线开进。可以以旅为单位,划定不同的开进路线和集结地域,时间上也要错开,以减小目标。第三,保密工作要上升到最高级别,除旅级以上干部,暂时不公布具体去向和任务。”
张百川听着两人的分析,心里渐渐有了底:“好,既然我们三个意见一致,那就这么办,老罗,你负责牵头与120师老首长的沟通和晋中地区的党政工作移交,确保人心不乱,根据地稳固。老萧,你立刻着手制定详细的部队开进计划,路线、时间、序列、通讯联络、后勤保障,越细越好,我负责总体协调并向中央回复,表示我们坚决执行命令,同时上报我们初步的交接和开进设想。”
他目光扫过两位老战友:“咱们仨搭班子这么多年,风里雨里都闯过来了。这次去河北是新的长征,任务更重,鬼子也更狡猾。到了那边,咱们还得像在晋中一样,三个人一条心,把这河北的天,给他捅个窟窿出来,”
罗政委伸出手,按在张百川的手背上:“没说的,百川,还是那句话,你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萧参谋长也把手覆了上去,用力握了握:“司令员,政委,放心,我一定把咱们这十二万弟兄,安安全全、悄无声息地给你带到河北去,”
几天后,军区扩大会议的气氛更加严肃而热烈。当张百川宣布中央关于成立河北军区,以及部队调动和人事安排的最终决定时,下面先是寂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阵阵议论。
“好,早该这样了,打出山西,解放全华北,”教一旅旅长许达拳头攥得紧紧的。
骑兵旅旅长老孙更是兴奋地直搓手:“十二万主力,这下够小鬼子喝一壶的了,到了平原,看咱们骑兵旅怎么撒欢,”
但也有留守的旅长流露出不舍和担忧。
358旅旅长老徐站起来,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复杂:“司令员,政委,参谋长,你们放心去河北打大仗,晋中交给老首长和我们,保证丢不了一寸土地,就是……就是舍不得你们啊,”
张百川走到老徐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徐,晋中是咱们的根,交给你们,我们放心,你们守好了家,我们在前面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等我们在河北打开了局面,说不定哪天,还需要你们过来汇合呢,”
接着,张百川和罗政委、萧参谋长分别就移交工作的纪律、部队开进的注意事项、保密要求等做了严厉而细致的强调。
会议结束后,与120师指挥部的电报往来加密,各部队开始秘密进行调动准备,后勤部门忙着清点、分发物资,侦察部队的活动范围向东部延伸了数十里。
在一间临时充办公室,罗政委正对着电话沉声说道:“对,粮食储备的情况一定要核实清楚,特别是那几个秘密粮仓的位置和存量,要形成清单,一式三份,我们、120师、总部各留一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