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川、罗政委和萧参谋长三人看着桌上摊开的军事地图,山西与河北交界的那条线,被红蓝铅笔描了又描。
“老罗,老萧,”张百川点在地图上“正定”与“石家庄”的位置:“山西这盘棋,鬼子已是强弩之末,筱冢义男搞的那个‘囚笼政策’,被我们砸得七七八八了。再窝在山里跟鬼子耗,格局就小了。”
罗政委目光沉稳:“百川,你的意思我明白。向东,把战火烧到河北去,捅他华北方面军的心窝子。但这一步风险不小啊。山西鬼子虽被我们打怕了,可一旦我们主力东移,他们会不会从背后扑上来?河北那边,鬼子统治时间长,据点碉堡更密,群众基础相对薄弱,我们这十万多人过去,补给线怎么保障?根据地如何迅速开辟?”
萧参谋长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虚画了几条线,接口道:“政委的顾虑很实际,从我们目前控制的晋中区域,东出太行,进入河北平汉路以西地区,主要通道就那么几条:井陉、娘子关、固关…每一处都是天险,也必然是鬼子重兵布防之地。我们这么庞大的部队运动,想完全瞒过敌人,难度极大。一旦在隘口处被迟滞,山西之敌尾随,河北之敌迎头堵截,局面就被动了。”
张百川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你们说的这些,我都反复掂量过。正因为是险棋,鬼子才可能想不到,山西鬼子经过几次大战,特别是110师团被我们成建制吃掉后,筱冢手里能用的机动兵力还有多少?他缩在太原、阳泉这些大城市里,指望他主动出来寻我们决战,他未必有那个胆量,”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至于河北,鬼子统治强是不假,但正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治安区’,防御上反而会有疏漏。老罗,老萧,你们想想,我们当初在晋西北、在晋中,不也是一穷二白打出来的?老百姓苦鬼子久矣,我们这支部队开过去,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只要第一仗打得漂亮,把声势造起来,还怕没有群众基础?”
他在地图上“井陉”到“石家庄”一带划过:“我的初步想法是,不以全军压上,那样目标太大。采用‘老鹰掠食’的打法,以教一旅、教二旅为第一梯队,加强炮兵旅一个山炮营,由许达和彭辉指挥,组成东进先遣支队,率先秘密集结于井陉以西山区。他们的任务,是像寻机撕开一道口子,钻进去,”
罗政委若有所思:“先遣支队规模适中,既能形成突击力量,又便于隐蔽机动。但他们的首战目标选在哪里?这关系到我们整个东进计划的开门红。”
“这里,”张百川的手指精准地落在了一个叫做“微水镇”的点上,“正太铁路上的一个要点,驻有鬼子一个加强中队和部分伪军。打下它,一来可以缴获物资,特别是我们急需的炸药和铁轨;二来,可以震动石家庄方向的敌人,把他们调动起来;三来,能打通一条相对安全的物资转运通道。”
萧参谋长眼睛一亮,快速补充:“打微水,用的是‘围点打援’以一部兵力伴攻微水,吸引井陉或石家庄方向的鬼子出来增援,我主力在野外选择有利地形设伏,先吃掉他的援兵,”
“对头,”张百川面带微笑:“只要吃掉他一股像样的援军,鬼子在石家庄以西的防御链条就会出现松动。届时,我新一旅、新二旅为第二梯队,迅速跟进,沿着先遣支队打开的道路,向获鹿、平山方向发展,建立前进基地。骑兵旅则发挥机动优势,向纵深穿插,破坏交通,袭扰敌人后方,让鬼子首尾不能相顾,”
三人就着灯光,张百川详细阐述着他的构想,罗政委不时提出关于政治动员、群众工作的问题,萧参谋长则不断计算着部队番号、开进序列、弹药携带量和可能遇到的敌情。
“……通讯保障是关键,”萧参谋长强调:“东进之后,各部之间,以及与军区总部的联系,必须畅通。我建议,把军区直属的通讯营最好的电台和报务员配属给先遣支队。”
“同意,”罗政委点头:“政治部会立刻抽调一批有河北籍或熟悉河北情况的干部,随先遣支队行动,负责宣传和发动群众。后勤方面,老萧,你要辛苦一下,计算清楚我们现有的家底,确保东进部队,至少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和十天干粮。”
张百川见两位搭档基本认同了自己的战略方向,并在具体细节上不断完善,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直起身,语气带着决断:“那就这么定了,老罗,以我们三人的名义,立刻给延安和总部起草电文,详细陈述我们东进河北的计划、理由、初步部署以及所需的支持。同时,军区司令部下达预备命令,通知各旅主官,明天上午到军区司令部开会,部署东进事宜,”
“好,”罗政委和萧参谋长同时应道。
第二天,军区司令部的大院里,各旅旅长、政委们从各自的防区赶来,相互打着招呼,议论着这次紧急会议的内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