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走了?”张百川头也不抬,继续看着手中的兵工厂生产报表。
罗政委在他对面坐下,自己倒了碗水:“走了,都是口水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们说是回去一定如实汇报,消除误会。”
萧参谋长冷笑一声:“什么误会?分明是阎锡山故意设的局。好在总部出面周旋,这事才算过去。”
“过去了就好。”张百川放下报表:“老罗,政治部要抓紧时间做总结,这次虽然是个局,但也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罗政委点头:“已经在做了,主要是对晋绥军的动向把握不够及时,内线工作还需要加强。”
“兵工厂那边怎么样?”张百川转向萧参谋长,“我听说最近产量上来了?”
萧参谋长脸上终于有了笑意:“没错,三岔沟兵工厂现在每月能造手榴弹三万枚,复装子弹三十五万发。老赵他们还试制成功了一批迫击炮弹,正在测试。”
“好,”张百川一拍桌子:“告诉老赵,抓紧时间扩大生产。鬼子现在忙着打正面战场,正是我们积蓄力量的好时机。”
几天后,张百川带着罗政委和萧参谋长视察三岔沟兵工厂。
兵工厂长老赵兴奋地指着新扩建的:“司令员你看,这是新建的子弹复装车间,这是手榴弹组装车间。那边山洞里是火药作坊,绝对安全。”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张百川叮嘱道:“要是让鬼子端了,咱们哭都来不及。”
“放心吧,”老赵说:“我们在方圆五里布置了三道警戒线,还挖了防空洞。就算鬼子来了,机器设备也能及时转移。”
走进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看到张百川等人,都站起来敬礼。
“继续工作,继续工作。”张百川摆摆手,走到一个老工人身边,“老师傅,现在一天能复装多少子弹?”
老工人擦了擦手:“报告司令员,现在原料充足,一天能复装五千发。就是铜壳不够用,要是能多搞点铜料,产量还能上去。”
张百川转头对萧参谋长说:“老萧,记下来。让敌工部想办法多搞点铜料,特别是子弹壳。”
“已经在办了。”萧参谋长说:“我们通过商人从敌占区收购,价格是贵了点,但值得。”
从兵工厂回来,三人又赶到训练场。新一旅正在组织实弹射击。旅长王振看见他们,赶紧跑过来敬礼。
“司令员,政委,参谋长,正在组织新兵实弹射击。”
张百川拿起一支三八大盖:“成绩怎么样?”
“比上个月强多了。”王振说:“上个月及格率只有六成,现在达到八成。就是子弹消耗太大。”
“该消耗就要消耗。”张百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子弹打光了可以再造,人没了就真没了。”
罗政委补充道:“不过也要节约,政治部正在推广神枪手运动’,鼓励战士们在训练中精益求精。”
这时,一个年轻战士五发子弹打了四十八环,引来一片喝彩。
张百川走过去,拍拍战士的肩膀:“打得不错,叫什么名字?以前摸过枪吗?”
战士激动地立正:“报告司令员,我叫李二柱,以前是猎户,”
“好,继续努力,争取当神枪手,”
回到司令部,机要员送来总部通报:“鬼子在正面战场发动了新攻势,短期内无力顾及我们。”张百川把通报递给二人,“总部要求我们抓紧时间整训部队,扩大根据地。”
罗政委看完通报:“这是个好消息。不过阎锡山那边......”
“阎锡山现在比我们还怕出事。”萧参谋长说:“调查组刚走,他不敢轻举妄动。”
张百川沉思片刻:“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通知各部队,训练照常,但要加强对晋绥军方向的警戒。”
“另外,”他补充道:“我考虑把新编部队的整训时间再延长一个月。要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期,把部队彻底练出来。”
“我同意。”罗政委说,“政治部正在编写新的训练教材,重点是班排战术和小分队作战。”
萧参谋长提出建议:“是不是可以组织一次旅级规模的演习?检验一下各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这个主意好,”张百川点头,“就定在下个月。以358旅为蓝军,其他各旅轮流攻防。”
演习的消息传开,各旅都摩拳擦掌。
358旅长老徐在作战会议上放出狠话:“让那帮新兵蛋子来,不把他们打得找不着北,我就不姓徐,”
715团团长王大山笑道:“旅长,您这是要下狠手啊?”
“不下狠手怎么行?”老徐说:“平时多挨打,战时少吃亏。这次演习,谁也不准放水,”
另一边,新一旅旅长王振也在做动员:“这次是检验我们训练成果的好机会。虽然对手是358旅这样的老部队,但我们也不能怂,”
723团团长问:“旅长,要是打不过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