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师东进支队指挥部,张百川刚把铅笔扔在地图上,外面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告,”是林风带着压不住的兴奋,撩开门洞破毡布钻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电文:“副师长,政委,总部急电,通报全军,”
临时指挥部里几个人——张百川、关政委、萧参谋长,还有正汇报地方工作进展的赵志成目光瞬间都聚焦过去,张百川在碰到赵志成之后已通过总部确认他的身份无误,可以信任。
萧参谋长接过电文,快速扫了一眼,眼睛睁大,脱口而出:“好,好,115师在平型关打了个大胜仗,”
“还有咱们,”林风抢着补充:“总部通电里,把咱们雁门关黑石头沟、雁门关隘口这几仗,跟115师的平型关大捷并列,统称为‘雁门关区域系列伏击战的重大胜利’,要求全军学习研究咱们的运动伏击战法,”
“啥?”刚端碗喝水的老耿差点呛着,一把抢过电文,虽然他认字不多,但那“120师”、“通令嘉奖”几个字还是看得分明的,“总部……总部点名表扬咱们了?还要全军学咱们?”
关政委接过电文,脸上也泛起红光:“太好了,这是对我们120师东进支队最大的肯定,”
赵志成笑容满面:“张副师长,关政委,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啊,对我们发动群众,建立威信太有利了,”
张百川伸手要过电文,又逐字看了一遍,眉头反而微微皱起。
“百川,怎么了?”关政委注意到他的异样。
张百川放下电文:“表扬是好事。但总部要我们‘总结战法经验,上报以供全军学习’。这总结不好写啊。”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几人:“咱们这几仗,赢在出其不意,赢在灵活机动。可具体怎么个‘运动’,怎么个‘伏击’,里面的门道不是几条干巴巴的条文能说清的,说得太细怕其他部队照本宣科,反而吃亏,说得太虚又起不到作用。”
老耿挠挠头:“副师长,这有啥难的?就告诉兄弟们,侦察要细,胆子要大,下手要狠,跑得要快,不就得了?”
萧参谋长笑了:“老耿啊,你这话话糙理不糙,但总部要的是能推广的经验,得有点条理。”
“我看老耿说的就是核心。”张百川却点了点头:“不过得换个说法。萧参谋长你笔头好,这个总结你来执笔。就围绕几个关键点:第一,情报先行,侦察务必周密准确,摸清敌情、地形、民情,甚至天气;第二,集中优势兵力,但不是呆板的集中,是动态的集中,在关键时间、关键地点,形成绝对优势;第三,攻击迅猛,短促突击,绝不纠缠,达到目的立刻撤离;第四,后勤保障和伤员转运要预先安排,不能打赢了仗却丢了伤员和缴获。”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最后一定要强调,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切忌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咱们的打法,核心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掌握战场主动权,”
“好,副师长总结得到位,”萧参谋长立刻拿出本子记录,“我这就去起草,”
“等等。”张百川叫住他:“光我们几个闭门造车不行,老耿,去把各旅、团长,还有下面几个打仗鬼点子多的营连长都叫来,咱们开个诸葛亮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让他们说,他们打的时候怎么想的,怎么干的,”
“好嘞,”老耿转身就往外跑。
很快,指挥部旁边最大的一个窑洞里挤满了人,人声鼎沸。听说总部嘉奖还要总结经验,个个都来了精神。
王团长嗓门最大:“有啥好总结的?就是副师长指哪儿,咱们打哪儿,听命令就行,”
老何他:“副师长让你堵口子,你没把鬼子堵住试试?关键时刻还得看临场应变,我当时就看鬼子那卡车想跑,立马让爆破组上了炸药包,”
一个脸上带疤的连长嚷道:“关键是手榴弹要扔得准,扔得早不如扔得巧,咱连那次就是等鬼子挤成一坨才砸下去,效果才好,”
另一个营长说:“跑路路线得先看好,不能光顾着打,打完抓瞎。我每次都让副营长提前摸好撤退道儿,”
“侦察,侦察最重要,”老耿吼了一嗓子:“我带人趴一整天,鬼子啥时候吃饭撒尿都摸清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把几场仗的细节、心得、甚至教训都掰开了揉碎了讲。萧参谋长笔走龙蛇,飞快地记录着。
张百川大多时间沉默地听着,偶尔插一句,问个细节,或者点出背后的道理。
关政委和赵志成相视而笑。关政委低声道:“这才是真正的总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会议开了大半宿,最后形成的总结报告,既有高度概括的原则,又有生动具体的战例和细节,甚至还附了几条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报告由电台发往总部。没多久,总部回电,高度赞扬这份总结“实事求是,生动深刻,极具参考价值”,并已转发各师学习研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