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军团的练兵场上:“快,再快,你们这速度,阎老西的枪子儿可不等你,”一师长老何看着战士们演练战术冲锋。战士们一个个汗流浃背,跃进、射击,动作迅猛带着一股子憋了许久的劲头。
军团部指挥部里,炭盆驱散了些许寒意,军团长张百川站在地图前,地图上山西的地形错综复杂,敌我态势的标记尚未擦去,而新的焦点,已跳向了西安。
参谋长李铮拿着一纸电文,快步走了进来,语气却带着压不住的惊异:“军团长,政委,中央急电,西安出大事了,”
正和直属团长老耿说着补给问题的政委陈云峰立刻转过头:“什么事?”
“张、杨把老蒋给扣了,”屋里霎时一静。
老耿猛地一拍大腿:“啥?扣了?干得漂亮,这下可出了口恶气,咱们是不是该……”他话没说完,但意思谁都明白,那双因长期征战而粗糙的手下意识地摸向了腰间的枪套。
“老耿,”陈云峰低喝一声,制止了他后面的话,脸色异常严肃,“别胡说,听中央的指示,”
张百川转过身,他接过电文,迅速扫过,他沉默了几秒:“中央怎么说?”张百川的声音沉静,听不出波澜。
“要求各部绝对冷静,严守防区,加强警戒,等候进一步指示。尤其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有任何擅自举动。”李铮迅速汇报。
张百川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地图,手指点在了西安的位置:“天要变了,告诉各师练兵照旧,但所有营级以上干部,枪弹不离身,电台二十四小时值守。等,”
一个“等”字,重若千钧。
接下来的几天,每一种传闻都足以让人心跳加速。指挥部里的电话和电台变得异常繁忙,气氛一日紧过一日,干部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二师长老徐是个爆脾气,找到张百川:“军团长,机会啊,老蒋这回栽透了,咱们是不是该动一动?哪怕向西安方向靠拢,也能给张、杨壮壮声势,逼老蒋答应咱们的条件,”
三师长老王相对沉稳,也忍不住道:“部队求战心切,都盼着能趁这机会,彻底解决问题。”
张百川看着他们,眼神扫过,两人不自觉地站直了身体。
“动?怎么动?党中央没下令,谁动谁就是犯错误,”张百川语气严厉:“老蒋是该杀,但现在杀不得,杀了国内立马大乱,东洋鬼子做梦都要笑醒,忘了我们为什么回师陕北?是为了打中国人,还是打日本人?,”
他的话浇熄了老徐心头的躁火。老徐张了张嘴,没再吭声。
陈云峰接口,语气凝重:“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和平解决,逼蒋抗日,才是对国家、民族最有利的路,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练好兵,提高战斗力,准备北上抗日,这才是大局,”
李铮看向老何:“没错,各师必须稳住,下面有任何不稳定的苗头,都要立刻压下去,做好思想工作。”
命令传达下去,部队里的冲动被强行按捺住,练兵场上杀声更加震天,要把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每一次劈刺和每一次冲锋中。
几天后,更具体的指示来了。中央召开了会议,决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派人前往西安谈判。
消息传到第七军团,指挥部里再次陷入一种复杂的情绪。有佩服中央高瞻远瞩的,也有觉得太过“便宜”了老蒋的。
电台报务员林风日夜守在机器旁,捕捉着来自西安方向的每条电报,他的脸色随着收到的零星信息时而紧张,时而舒缓。
“军团长,政委,”林风又一次拿着刚译出的电文跑来:“总部领导安全抵达西安,正在斡旋。南京方面有人调动部队,声称要讨伐张、杨,局势很复杂。”
张百川深吸一口气:“继续监听。告诉老耿,直属团的侦察分队放远一点,严密监视周边敌军动向,尤其是中央军那几个师,有异动立刻报告,”
“是,”
谈判的过程曲折而紧张,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陕北的红军各部都在焦灼中等待。第七军团的指挥所里,张百川很少抽烟,这几天却破例了,烟蒂丢了一地。
他渴望战斗,但不是现在这样的混战。他擅长运动歼敌,擅长出奇制胜,但此刻,他必须牢牢记住总司令的教诲,服从中央的大局。他的拳头握紧了又松开,目光始终没离开过那张全国地图。
终于,在一个清晨,最新的电文到了。
林风冲进了指挥部,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声音都有些变调:“成了,谈成了,老蒋口头接受了条件,停止剿共,联合抗日,”
一瞬间,指挥部里落针可闻,陈云峰站起身接过电文,他迅速看了一遍,又一遍,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向张百川,重重点头:“真的,真的成了。”
李铮一把抢过电文,眼睛飞快地扫过,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好啊,好啊,这下好了,”
老耿直接蹦了起来:“他娘的,总算等到了,能打鬼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