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陈云峰则深入各连队,和战士们谈话,了解思想情况,召开诉苦大会。他带着人员走访周边村寨,动员青年参军,组织农会。
军团长张百川则专注于整体战略和战机把握,有了陈云峰和李铮的加入,他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思考大局。
“就应该打这里,桂军这个旅战斗力最弱,打掉它,包围圈就漏个窟窿,”何万山指着地图上一个点。
“打掉容易,然后呢?”李铮反问,“中央军两个师左右夹击过来,我们刚打完,弹药消耗,伤员增多,怎么摆脱?”
“那你说咋办?”
“我看这里。”李铮手指点向另一个方向,“湘军这个团突出冒进,与其部队间隔较大。集中优势兵力,快打快撤,打了就走,等中央军反应过来,我们早进山了,”
陈云峰看着地图,沉吟道:“打这里政治意义更大,能鼓舞周边群众。但李参谋长的顾虑也有道理。司令员,你的意见呢?”
张百川盯着地图,目光在几个点之间游移。他手指停在一个谁也没重点关注的地方——那是一片看似绝地的复杂山区。
“这里……”他缓缓开口:“你们看,敌军正在压缩,都以为我们会往包围圈弱的地方钻。如果我们偏偏不,一头扎进这片最深的山区呢?”
“那不是自投罗网?”何万山叫道。
“未必。”李铮眼睛却一亮:“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反而最安全。敌人料不到我们敢进去,他们的重装备在里面难以展开,但补给怎么办?”
“吃山,”张百川咬牙,“靠山吃山,群众基础这时候就能起作用,只要躲过最初最猛的合围势头,等敌人以为我们困死在里面,松懈之时,我们再突然杀出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陈云峰仔细看着那片区域,又抬头看看张百川和李铮,缓缓点头:“险中求胜,符合我们目前的处境。政治工作上,可以强调克服困难,依靠群众的决心。我同意。”
李铮也点头:“战术上可行。但需要极其精确的情报和行军纪律。我立刻安排侦察重点摸清这片区域内的敌情和道路,”
新的战略方向确定了。军团上下再次动员起来。
然而,就在部队准备向深山开拔的前夜,林风又一次脚步匆匆地找到了正在同陈、李二人研究地图的张百川,脸色前所未有的难看。
“司令员,政委,参谋长,”他声音压得极低,递过一张刚破译的电文,“敌军调整了部署是针对我们的,他们可能已经大致判断出我们的意图,电文提到‘疑匪拟窜入雷公山’命令‘各部加紧封锁山口’,‘航空队加强侦察’……还有……”
林风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必要时,可实施焦土政策,焚毁山林,逼其现身’……”
“雷公山”?焦土政策?焚林?
张百川、陈云峰、李铮三人猛地抬头,目光撞在一起。
敌人竟然这么快就摸到了他们的脉搏?甚至不惜用放火烧山这种绝户计?
刚刚找到的一条生路,瞬间又被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和致命的威胁。
进山,还可能是一条活路吗?
喜欢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