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奥运男篮赛场的哨声还在记忆里回响,林凯的行李箱已经装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经纪人费根早早就规划好了行程,新赛季NBA备战固然重要,但眼下趁着奥运热度,留在国内跑一圈商业活动和粉丝见面会,才是拓展个人影响力的关键——对职业球员来说,赛场之外的商业版图,同样需要步步为营。
北京首都机场的到达大厅,比林凯想象中还要热闹。他穿着件灰色连帽运动外套,背着常用的黑色双肩包,刚跟着人流走出通道,人群里就炸开了锅。“是林凯!”“幽灵来了!”的喊声瞬间盖过了机场的广播声,几十部手机和相机齐刷刷举起来,镜头全对准了他。他愣了愣,随即放缓脚步,右手轻轻抬起挥了挥,嘴角扯出个温和的笑。前排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举着件印着他名字的中国队球衣,手都在抖:“林凯哥,能签个名吗?”林凯点点头,接过笔弯腰签名时,能清晰感觉到男生掌心的汗湿,还有周围粉丝抑制不住的小声尖叫。这种阵仗,和他在孟菲斯完全不一样——那边的球迷认的是球队,喊的是“灰熊加油”,而在这里,所有人追着的是“林凯”这个名字,这份沉甸甸的关注,让他心里既暖又沉。
接下来的上海、广州之行,热度只增不减。商业活动现场,品牌方把他的巨幅海报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背景板上他的形象和品牌LOGO挨在一起,格外醒目。他穿的西装是品牌方量身定制的,挺括的面料衬得他肩背更宽,只是面对媒体提问时,偶尔还是会露出点生涩——被问到“怎么平衡篮球和商业活动”,他挠了挠后脑勺,认真说:“打球肯定是第一位的,商业活动都是挤着训练间隙来的,不会耽误正事。”粉丝见面会上更热闹,有小姑娘带着自己画的漫画来,还有大叔举着当年他在CBA打球时的旧海报。他坐在舞台中央,听粉丝讲“看你奥运穿裆传球时我跳起来了”,笑得眼睛弯起来,还当场拿起篮球,演示了一遍那次快攻里的背后运球,指尖触到球皮的瞬间,台下又是一阵欢呼。
代言合同像雪片似的飞来。有家运动品牌直接把新款球鞋样品送到他手里,说想让他参与设计专属配色;电子产品厂商拿着平板过来,演示新功能时特意强调“特别适合你平时看比赛录像”;甚至有做健康食品的品牌,带着试吃装来,说“能帮你控制体重,不影响训练”。林凯没乱接,每天晚上和费根视频,对着一份份合同逐条看。费根劝他“趁现在热度高多签几个”,他却摇头:“得看品牌口碑,要是质量不行,粉丝买了吃亏,我心里也不踏实。”最后定下来的三个品牌,都是行业里口碑过硬的,不仅报酬可观,还答应会配合他的训练计划做推广——比如运动品牌会在他休赛期推出“林凯训练营”,电子产品则会赞助他的训练录像分析设备,这样的合作,才是他想要的双赢。
忙里偷闲的时候,他还去了趟公益篮球训练营。场地是个社区体育馆,地面有些磨损,篮筐也没那么新,但几十个穿着统一球衣的孩子,眼睛亮得像星星。林凯没穿正装,换了身运动服就下场了,教孩子们怎么练传球手感,蹲在地上帮小球员调整投篮姿势。有个矮个子男孩总传不好击地球,急得眼圈发红,林凯拿着球手把手教他:“手腕不用太用力,就像给朋友递东西一样,轻轻推出去。”男孩试了几次,终于传准了,扑过来抱着他的胳膊喊“林凯哥哥”,林凯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那天的活动没拍多少宣传照,却有家长把孩子和他的合影发到网上,配文“没架子,是真的想教孩子打球”,评论里一片称赞,这比任何商业宣传都让他觉得踏实。
真正让他心跳加速的,是上海那场高端时尚品牌活动。主办方早早就发来邀请,说希望他作为“体育界特邀嘉宾”出席。林凯特意提前半小时到了现场,在后台换好定制的黑色西装,对着镜子理了理领带——领口有点紧,他扯了扯,还是觉得不太自在。活动开始后,他没往人群中心凑,找了个角落的休息区坐下,桌上摆着精致的小点心和香槟,他捏了块马卡龙,刚咬了一口,就听见旁边工作人员用中文说“安妮小姐快到了”。
“安妮?”林凯心里嘀咕了一句,还没反应过来,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本分散在各处的媒体记者,全扛着相机往那边跑,镁光灯“咔嚓咔嚓”响,比刚才任何时候都密集。他下意识地抬头看过去,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人群分开的地方,一个身影被工作人员和保镖护着走进来。她穿了件白色抹胸晚礼服,裙摆像散开的花瓣,腰间系着条细银链,衬得腰肢纤细。乌黑的长发挽成了精致的发髻,露出修长白皙的脖颈,耳垂上坠着小小的珍珠耳钉,随着脚步轻轻晃动。脸上没化浓妆,只涂了点淡粉色口红,笑容温婉得像春风,眼神清澈,却又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羞涩,站在那里,就像从电影里走出来的天使——是安妮·海瑟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NBA之双修大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NBA之双修大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