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地的风总带着墨香,刚走近 “洙泗书院” 的朱红大门,就该听见书声琅琅 —— 可此刻立在门外,只有死寂的沉静,连檐角的铜铃都不晃一下,像被谁捂住了声息。我攥着怀里的玉如意,指尖先一步感受到不对劲:书院的地脉气本该是温润的,像浸了墨的宣纸,此刻却缠了层淡紫的雾,黏在脉线上,连风都吹不散。
“不对,这不是寻常的邪气。” 周玄的玄鸟杖斜戳在门前的青石板上,杖头的蓝光明明灭灭,“是‘迷心咒’,专门缠人的神智,却不伤人命 —— 你看窗棂后那些书生,手里捧着书,眼神却直勾勾的,像丢了魂。”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果然见几个青衫书生僵坐在案前,有的翻书翻到了页脚,手指还保持着翻页的姿势;有的握着笔悬在纸上,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大片,却浑然不觉。最让人心揪的是廊下那个小书生,约莫十岁光景,怀里还抱着本卷边的《论语》,可他只是盯着地面,嘴里反复念着 “字…… 好看…… 字…… 好看”,连我们走近了都没反应。
小木抱着灵虫笼躲在我身后,灵虫们的绿光突然变得柔和,轻轻贴在笼壁上,像在安抚什么。“陈大哥,灵虫说书生们心里有团‘软雾’,把他们想做的事都盖住了 —— 有个大哥哥想教村里的娃识字,有个姐姐想把圣贤书抄给山里的人,可现在,他们都忘了。”
这话像根细针戳在我心上。鲁地是孔孟之乡,洙泗书院更是百年老院,多少书生从这里走出去,或教书育人,或着书立说,把 “礼” 与 “善” 传给乡邻。他们的 “心” 本是亮的,像书院后院的那口墨池,清透又有力量,可这迷心咒,偏要把这光亮盖住,让他们变成只知机械动作的木偶。
“去藏书楼看看。” 苏清月突然开口,她指着书院深处那座最高的阁楼,“文脉气都往那里聚,却又散不开,咒源应该在那儿 —— 迷心咒要靠‘文气’滋养,藏书楼的古籍最多,最容易被邪术师利用。”
我们轻手轻脚穿过庭院,脚下的青石板缝隙里长着青苔,却没见半片落叶,想来是书生们被迷惑前,还仔细打扫过。走到藏书楼前,果然闻到股异样的香 —— 不是墨香,是种甜腻的香,像熟透的果子发了酵,闻着让人眼皮发沉。楼门没锁,推开门的瞬间,那淡紫的雾更浓了,空中飘着无数细碎的紫丝,正往书架上的古籍里钻。
“看那里!” 周玄突然指向阁楼二层的窗边,一个穿灰袍的人影正蹲在案前,手里拿着支毛笔,蘸着不知什么东西,在一本泛黄的《论语》上涂画。他听到动静,猛地回头,眼里闪着贪婪的光:“你们怎么找到这儿的?这书院的文气正好养我的迷心咒,等我把这些古籍都染透,鲁地的书生就都是我的傀儡,到时候……”
“你想偷文脉气,却不懂文脉是什么。” 我打断他,玉如意的白光缓缓亮起,照得那些紫丝簌簌发抖,“书生们读书,不是为了让你当傀儡的 —— 那个想教村娃识字的书生,他爹是佃农,一辈子没认过字,连地契都看不懂;那个想抄书给山里人的姑娘,她娘是采药人,摔下山时,因为没人懂医书里的方子,没能救回来。他们的文气,是为了别人活的,你拿不走。”
灰袍人脸色一变,抓起案上的古籍就想扔过来:“少胡说!文气就是力量,我只要力量!” 可他刚抬手,那些被白光照到的紫丝突然缠上他的手腕,像活过来的藤,把他的手捆得死死的。苏清月趁机提着镇邪鼎上前,鼎口的青光对着空中的紫雾一吸,那些迷心咒的邪气就像被收了魂,顺着青光往鼎里钻,没一会儿,藏书楼里的甜腻香气就散了,只剩下古籍的墨香。
“快去唤醒书生们!” 我抱着玉如意往庭院跑,小木和灵虫们跟在后面,绿光像撒在地上的星子,落在每个书生脚边。我蹲在那个念着 “字好看” 的小书生面前,把玉如意轻轻放在他手里的《论语》上,轻声问:“你还记得,为什么要读‘学而时习之’吗?”
小书生的手指动了动,眼神里的空洞慢慢散了些:“娘说…… 学会了,就能教隔壁的小石头…… 他总问我,‘天’字怎么写……”
“对,小石头还在等你教他呢。” 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玉如意的白光渗进书页,小书生突然 “呀” 了一声,把《论语》抱在怀里:“我忘了!我还答应给小石头写‘天’字呢!” 他站起身就往门外跑,跑了两步又回头,对着我鞠了一躬:“多谢大哥!我去叫小石头来书院!”
有了第一个,剩下的书生就好唤醒了。周玄用玄鸟杖的蓝光扫过庭院,帮那些还没完全清醒的书生稳住心神;苏清月把镇邪鼎放在墨池边,鼎里的青光顺着池水漫开,滋养着被邪气缠过的地脉;小木和灵虫们最忙,一会儿帮这个捡笔,一会儿帮那个擦墨,书院里渐渐有了笑声,连檐角的铜铃都开始晃了,叮当作响,像在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