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柔力化硬通石脉,脉石重生显生机】
村后的脉石坑边,围了不少村民,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扛着锄头的老人,还有拿着石匠工具的青年,眼里满是期盼。“壮士,你们能通石脉不?俺们村真的离不开石啊!” 老石匠颤巍巍地递来一把凿子,“这是俺爷爷传下来的,凿过无数脉石,现在却只能看着坑底的碎渣叹气。”
我握着凿子,指尖能摸到木柄上的包浆,是几代人用时光磨出来的温度。脉石坑底的石缝里,黑丝缠得更密,像张网,把石脉气牢牢困在里面。“石脉的‘堵’和土脉不一样,土脉是淤,石脉是‘塞’,得先化掉黑丝,再用脉火石的温度让石缝稍微张开,让地脉气能流出来。”
苏清月将脉火石放在坑边的石块上,橙光慢慢渗透石面,让冰凉的石头透出一丝暖意。我握着玉如意,白光顺着坑壁往下走,像温柔的手,一点点解开黑丝的缠绕。周玄则用玄鸟杖的蓝光,将化掉的黑丝引向坑外,被镇邪鼎吸走。
小木抱着灵虫笼蹲在坑边,灵虫们的绿光顺着石缝往下钻,像无数根细针,帮着白光找到隐藏的黑丝。“陈大哥,灵虫说坑底有块‘大脉石’,黑丝都缠在上面,只要把它弄干净,石脉气就能流出来了!”
我们顺着灵虫的绿光往坑底走,果然在坑中央发现一块半埋在碎石里的青灰脉石,石面上的黑丝像层壳,紧紧裹着它。玉如意的白光落在脉石上,慢慢渗透黑丝,脉石的温度渐渐升高,与脉火石的橙光呼应。“咔嚓” 一声,脉石上的黑丝裂开一道缝,淡青的地脉气顺着缝涌出来,像刚睡醒的泉水,瞬间充满了整个脉石坑。
老石匠激动地跳进坑底,用手摸了摸脉石:“活了!脉石活了!这温度,这手感,是俺们石界镇的脉石!” 村民们欢呼着跳进坑底,用凿子小心地清理脉石周围的碎石,青年们则扛着脉石往村里走,要去补裂开的石磨盘。
【第四幕:石镇辞行承新托,魏疆赴远守初心】
离开石界镇时,村民们在镇口摆了案,案上放着刚凿好的脉石、磨好的麦粉,还有老石匠连夜赶制的石制小摆件 —— 是个小小的玉如意形状,用脉石磨成,泛着淡青的光。“壮士,这脉石摆件您带上,魏地的石脉多,遇到难处时,它能帮您感应地脉气。” 老石匠把摆件递到我手里,“俺们已经派人去通知附近的石村,说石脉能通,让他们也别放弃,等着你们去帮忙。”
我握着脉石摆件,冰凉的石面透着温润的地脉气,与怀里的玉如意相互呼应。行囊里的麦种袋又轻了些 —— 我们分了些麦种给石界镇的村民,让他们种在石缝边的土洼里,让土脉的气也能滋养石脉,像老里正说的那样,让地脉的气传下去。
往魏地腹地走,脚下的碎石渐渐变成了青石路,玄鸟杖的蓝光不再滞涩,能顺着石缝顺畅游走,偶尔遇到残留的黑丝,灵虫们的绿光会主动上前,帮着化解。小木坐在骆驼上,手里把玩着脉石摆件,灵虫们的绿光落在摆件上,与淡青的石光交织,像颗小小的星星。
“魏地的石脉是天下地脉的‘骨架’,邪术师破坏它,就是想拆了地脉的架子。” 苏清月看着前方的石峰,“只要守住石脉,其他地脉就有支撑,北荒的血龙阵也难成气候。”
我望着前方的石峰,晨光落在青灰的石面上,泛着淡淡的光。怀里的玉如意、龙珠、寒脉晶、脉火石,还有新得的脉石摆件,五件器物的光在胸前轻轻交织,像五股细细的地脉,最终汇成一股暖流。行囊里的麦香还在,枯槐村的心意还在,石界镇的期盼也在 —— 这些心意,这些期盼,就是我们护脉的底气,是我们走向魏地、走向北荒的勇气。
“走吧,去魏地腹地。” 我勒紧骆驼的缰绳,玉如意的白光在石缝间跳跃,“带着枯槐村的麦种,带着石界镇的脉石,我们接着通石脉,接着护地脉,让魏地的石脉,也能像赵地的土脉、楚地的水脉一样,重新活过来。”
风里带着石缝的清凉,吹过我们的衣角,吹向远方的魏地腹地。这清凉里,藏着石脉的生机,藏着村民的期盼,藏着我们护脉的初心,将一直伴我们前行,直到魏地的石脉畅通,直到天下的地脉安宁。
喜欢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