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把县城的石板路晒得暖融融的,我正帮周玄检查玄鸟杖的晶石 —— 昨天取邪珠时,杖头被邪蚀气蹭到,虽已净化,却还是得再加固些地脉气。小木抱着灵虫笼蹲在旁边,小家伙们正围着驼峰上的草药包打转,翅膀的绿光映着草药的淡绿,像撒了把碎星星。
“陈壮士!周壮士!苏姑娘!”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是客栈掌柜,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官服的人,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容方正,眼神里带着几分急切,还有掩不住的感激,“可算找到你们了!这是我们青石县的王县令,特意来感谢你们的!”
我心里愣了一下,之前忙着净化井水、取邪珠,一直没和县城官员接触,没想到县令会亲自来。王县令快步走上前,对着我们深深一揖,动作诚恳:“三位壮士救了青石县满城百姓,老夫代表全县人,向你们道谢!若不是你们,这瘟疫不知还要害死多少人,阴根堂的阴谋也不知要得逞多少!”
小木连忙躲到我身后,灵虫们却不怕生,飞出笼门绕着王县令飞了一圈,翅膀的绿光轻轻拂过他的官服,像是在确认他没有恶意。王县令看到灵虫,笑着说:“这就是能感应邪蚀气的灵虫吧?果然有灵性,难怪能帮你们找到邪珠的踪迹。”
【第一幕:县令亲访表谢意,红木金匾藏民心】
王县令身后的差役抬着一个红布盖着的东西,走近了才看清,是一块约三尺长的牌匾,红木材质,边缘雕着简单的祥云纹,红布掀开时,阳光照在牌匾上的金字,晃得人眼睛一亮 —— 上面刻着 “护脉救民” 四个大字,字体浑厚有力,旁边还刻着一行小字:“赠羲和传承者陈、周、苏三位壮士,青石县全体百姓敬立”。
“这牌匾是县城的木匠连夜赶制的,字是老夫亲自写的,” 王县令摸着牌匾的边缘,语气带着几分激动,“‘护脉’是谢你们守护县城地脉,不让邪蚀气蔓延;‘救民’是谢你们清除瘟疫、取出邪珠,救了满城人的命。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却是我们青石县百姓的一点心意,还望三位壮士不要嫌弃。”
我的手指轻轻拂过牌匾上的金字,触感温热,像是还带着木匠打磨时的温度,又像是藏着百姓们的牵挂。之前在黑石镇,百姓们送的是奶酪干、草编鞋,是贴己的吃食和用物;现在青石县送的是牌匾,是刻在木头上的认可,是沉甸甸的心意。我突然想起在羲和旧墟看到的 “承脉者” 三个字,原来这两个字,从来不是刻在石碑上的虚名,而是刻在百姓的心里,藏在这样的牌匾里。
“县令大人,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实在当不起这样的谢礼,” 我想推辞,却被王县令拦住,他摇了摇头说:“壮士这话就错了!在你们看来是‘该做的事’,在我们百姓眼里,却是救命的恩情。这牌匾不仅是谢你们,也是想让县城的孩子都知道,曾有三位壮士为了守护我们,和邪祟拼命,让他们记住这份守护的心意。”
周玄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说:“收下吧,这是百姓的念想,也是我们接下来决战的底气。看到这牌匾,就知道我们守护的不是空荡荡的地脉,是这样的百姓,这样的烟火气。”
我点点头,接过差役递来的牌匾,小心地抱在怀里 —— 红木的重量压在手臂上,却一点也不觉得沉,反而觉得心里踏实。定魂珠在怀里轻轻发烫,像是在呼应牌匾上的 “护脉” 二字,像是在为这份认可而欣慰。
【第二幕:街头百姓齐相送,点滴心意汇暖流】
我们抱着牌匾回到客栈收拾行囊时,巷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有之前被救的张老汉,有卖豆腐的王大哥,还有药铺的掌柜,连之前给小木反光石的小姑娘,都牵着母亲的手站在人群里。
“壮士们要走了吗?” 张老汉拄着拐杖走上前,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儿子连夜做的羊肉干,“这是我们家自己晒的,没有添加别的东西,你们带着路上吃,能顶饿。”
药铺掌柜也递来一个药箱,里面是分好类的草药:“这里面有治风寒的、治外伤的,还有能解轻微邪蚀气的,你们去北荒,说不定能用得上。要是不够,等你们回来,我再给你们配。”
小姑娘跑过来,把一颗比之前更大的反光石塞到小木手里:“这个石头更亮,晚上走夜路能照得更远。你们一定要打败坏人,早点回来呀!”
小木接过石头,用力点头,灵虫们飞到小姑娘面前,翅膀的绿光拼出一个小小的 “谢” 字 —— 是之前小木教它们的,没想到真的学会了。小姑娘看到,笑得眼睛都弯了,抱着母亲的腿说:“灵虫会写字呢!太厉害了!”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像被什么暖烘烘的东西填着。从江南青槐院的徐文渊,到黑石镇的王掌柜,再到青石县的百姓,我们一路走来,得到的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帮助,却是这些最贴己、最真诚的心意 —— 是温热的羊肉干,是分类好的草药,是能反光的石头,是刻着字的牌匾。这些心意,像一颗颗小石子,铺在我们前往北荒的路上,让我们走得更稳,更坚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