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将那沉甸甸的黄铜圆筒捧到御案之上。紧接着,他又从袖中摸出一封略薄些的奏折,双手呈上,声音带着十足的谨慎:“万岁爷,这黄铜密筒是康亲王四百里加急,命心腹星夜兼程送抵京师的,由明珠大人代为转呈御前。这封奏折,是明珠大人附上的,言说事关重大,需与亲王奏报一并呈览。”
玄烨的目光先落在了那封奏折上,沉声道:“给朕拧开那圆筒。”他自己则伸手拿起了明珠的那份奏折,迅速展开阅览。
梁九功不敢怠慢,连忙取出特制的钥匙,小心翼翼地将黄铜圆筒的密封旋开,取出里面卷着的紧急军报,将其平整地放在皇帝手边。就在他做完这一切时,玄烨已经看完了明珠的奏折。
只见玄烨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眉宇间凝聚起骇人的风暴。他随手将明珠那封奏折像丢什么秽物一般扔在了暖炕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紧接着,他拿起圆筒中那张写着杰书军报的纸张,目光如电,飞速扫过。
暖阁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只剩下纸张被捏紧的细微声响和皇帝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不过短短几刻,玄烨胸膛剧烈起伏,猛地将那张军报连同空了的黄铜圆筒,直直地向前砸了出去!
“简直放肆!岂有此理!”
黄铜圆筒砸在金砖地上,发出刺耳的“哐当”声,滚动了几圈才停下。那张军报则飘落在地。
圆姐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惊得心猛地一跳,几乎是立刻从炕沿站起身来,也顾不得什么规矩,快步走到玄烨身边,伸出手轻柔却坚定地抚上他的后背,声音带着焦急和担忧:“皇上!皇上息怒!万万保重龙体要紧!为这些事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啊!”
玄烨胸口依旧剧烈起伏,显然怒极。他指着地上的奏折和军报,对吓得魂不附体的梁九功厉声道:“梁九功!把这两样东西给朕捡起来,收好!转过年,朕倒要好好问问满朝文武!让他杰书和明珠都好好说说,他们这一个个的,到底存的是什么居心!是不是要联起手来,逼朕就范!”
“嗻!嗻嗻!”梁九功连声应着,手脚发软地爬过去,颤颤巍巍地捡起地上的奏折和军报,又拾起那滚远的黄铜圆筒,像捧着烫手山芋一般,猫着腰,大气不敢出,飞快地退出了暖阁,生怕慢一步就成了天子盛怒下的牺牲品。
暖阁内顿时只剩下圆姐和盛怒的玄烨。圆姐不敢停手,依旧一下一下,轻柔地为他顺着气,声音放得愈发温软:“大过年的,三哥哥莫要再气了。气大伤身,最后伤的还是自己的身子,何苦来哉?”
玄烨猛地转过身,抓住圆姐的手,眼中怒火熊熊,声音因愤怒而有些沙哑:“朕能不气吗!昨日!昨日你家兄长才刚为杰书那厮求了情,陈说利弊,朕看在宗室颜面和用兵大局上,都网开一面,打算私下申斥令他戴罪立功也就罢了!可今日!就今日!明珠就敢上这样的奏折!字里行间,暗指朕不体恤将士寒冬远征之苦,说朕乾纲独断,急于求成!他们这分明是串通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来给朕施压!”
圆姐听得心惊,但面上依旧维持着镇定,反握住他的手,语气坚定而单纯:“臣妾不懂这些朝堂上的弯弯绕绕。臣妾只知道,皇上您是大清的主子,是九五之尊!皇上说东,旁人就不该说西!皇上体恤他们是恩典,严格要求他们是本分!哪有臣子反过来指责君父的道理?这分明是本末倒置了!”
“哼!你都懂的道理,朕的好臣子、朕的好叔伯兄弟,可是不懂呢!或者说,他们是装作不懂!”玄烨怒极反笑,语气冰冷。
圆姐走到桌边,倒了一盏一直温着的热茶,递到玄烨唇边:“三哥哥,先喝口热茶,顺顺气。再大的事,也没有您的身子重要。”
玄烨就着她的手,一口将杯中温茶饮尽,胸中的怒火似乎被这杯茶水浇灭了些许,但郁结之气仍未消散。
他吐出一口浊气,或许是愤怒需要倾诉,或许是觉得圆姐值得信任,他竟主动提起了昨日与李元亮商议之事:“昨日同元亮商议之事,先前同你讲过,再同你说说也无妨。福建军情紧急,朕命左路宁海将军傅喇塔部从黄岩进取温州,又命右路征南大将军杰书从衢州进入福建,意在东西夹击,速战速决!”
他越说语气越沉:“可如今呢?左路大军已然开拔,先锋甚至已与贼兵交战!而杰书的右路主力,却还滞留金华!他上的这道请罪奏折里,竟说什么‘天寒地冻,将士思乡情切,恳请陛下恩准,暂缓行军,容将士们在金华过完元宵佳节,再行启程,以全陛下仁爱之名’!简直混账!”
圆姐闻言,适时地流露出震惊与不解,蹙眉道:“这……这怎么行?左路的兵难道就不是爹生娘养的吗?他们难道就不冷不想家吗?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已然深入敌境,右路大军岂能安居后方,置友军于险境而不顾?这……这不是拿人命开玩笑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梨园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梨园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