魈凌街,江氏医馆。
医馆内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与幽都那腥腐压抑的气息截然不同。
周平坐在诊室内,将前往幽都的经历,尤其是菇族母菇被毁、危在旦夕的情况,详细地向江玄同讲述了一遍。
“…江先生,情况就是这样,三日之限已过近半。”
周平语气沉重:“我查阅镇抚司档案,得知前朝承化年间,太医院院使李岐黄曾成功救治过断裂的母菇。
您医术通神,博古通今,不知是否知晓当年李院使救治的详情?”
江玄同听完,抚须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追忆之色:
“李岐黄前辈救治蕈灵族母菇之事,老夫确有耳闻。
不瞒你说,关于这一段《承化秘案实录》的密录,因其涉及草木生灵救续之奇术,与老夫所学颇有相通之处,当年机缘巧合下,我曾仔细研读过。”
周平闻言大喜,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急切地问道:“那…那江先生您是否能依此法,救治如今的母菇?”
然而,江玄同却缓缓摇了摇头,泼了一盆冷水:“治不了。”
周平一愣,急忙追问:“为何?是手法过于复杂,还是…”
江玄同叹了口气,打断了他:“手法虽奇,但若有密录指引,老夫或可尝试一二。最关键的是,没有药。”
他看向周平,目光凝重:“李岐黄当年之所以能成功,核心在于他动用了太医院秘藏的圣药——九死还魂灵蕈膏。
以此膏为引,调和天地灵根之力,方能逆天续命,重燃母菇生机。”
“那我们现在就去太医院求药!”周平立刻道。
江玄同再次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此膏炼制极难,所需药材无不是世间罕有的天地灵根,据说承化年间之后不久,最后一剂灵膏便被用掉了。
数百年来,再也无人能凑齐材料开炉炼制。如今,即便是深宫大内的太医院药库之中,也早已没有此物了。”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道惊雷,彻底堵死了周平想要通过正常途径(哪怕是求皇帝)从宫内获得药物的念头。
方子或许还有,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那核心的“九死还魂灵蕈膏”,一切都是空谈。
周平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脸上写满了绝望:“难道…就真的没有一点别的办法了吗?菇族上下几百口人…”
江玄同看着周平焦急的模样,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道:“官方途径,太医院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或许…你可以去城外的回龙观试试运气。”
“回龙观?青阳真人?”周平抬起头。
“嗯。”江玄同点点头,“青阳真人修为深不可测,尤擅炼丹养生之道,与天地灵物沟通或有独到之处。
他活的岁月远比我们长久,见识过的奇事、收集到的奇物也远超想象。
或许…他那里会有一线生机。这是目前看来,唯一可能绕过太医院、找到替代方法的希望了。”
这无疑是黑暗中的又一缕微光。周平立刻站起身,对着江玄同深深一揖:“多谢江先生指点!我这就去回龙观!”
等周平赶到回龙观时,已是清晨卯时三刻。
上次陪沐阳公主,周平与回龙观的道士们起了冲突,不但伤了人,还拘了几个回衙门。
虽然后来只是走个过场,并未深究,但这梁子算是结下了,双方关系着实有些尴尬。
所以这次前来,周平还是尽量小心,以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进了观内,正值早课结束,道士们三三两两、排着队往 “斋堂” 走去。
观内的斋饭并非只供给道士,许多寄宿在观内的香客也可以一同用膳。
因此周平这身俗家打扮混在人群中,倒也并不显眼,无人上来阻拦。
周平奔波了一夜,腹中早已空空如也,心想正好先去吃点东西。
填饱肚子才有力气跟青阳那个老牛鼻子周旋,那老道的心思,弯弯绕比那盘山道还要多。
然而,让周平略感诧异的是,周围的道士们一个个却面色凝重,毫无饥肠辘辘、期待餐饭的喜悦之色。
他们 “寅时”就起身做早课,到现在已近 “辰时” ,两个小时过去,按理说早该饥肠辘辘了,为何却这般模样?
到了斋堂,周平分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餐食:
一碗清澈见底却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素菜汤,一碟凉拌的翠绿野菜,一碗晶莹剔透的白米饭,外加一小份清蒸的鱼肉。
饭菜虽十分清淡,不见荤油,却色泽自然,香气扑鼻,让人莫名觉得清爽而有食欲。
周平先喝了一口汤,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鲜甜瞬间在口中化开,温暖妥帖地抚慰了肠胃。
他又尝了一口那清蒸鱼肉,鱼肉色泽洁白,入口的瞬间,周平微微一愣。
这肉质的口感极其特别,细腻嫩滑得不可思议,几乎入口即化,却又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弹性与韧劲。
鲜美的滋味层层递进,是他从未尝过的绝妙口感,偏偏又清淡得不带一丝腥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