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圣上,太子殿下。老臣以为严阁老所言极是。周平之才,不可小觑。
且看那《大齐涉外商律十条》,环环相扣,细致入微,既解当下胡商纠纷之困,又能长远规范商事,若无对世事的通透洞察与非凡谋略,焉能成此佳作?
此等心智,用于东南战事,恰能派上大用场。”李义林微微躬身,言辞恳切,打破了朝堂片刻的寂静。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众人,继续说道:“海妖为祸,由来已久,朝廷历次征伐,耗费钱粮无数,却收效甚微。
臣听闻那周平,在市井办案时,常能于绝境中寻得生机,从细微处觅得真相。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正需要这般机敏灵活之人。他虽未经战阵,可谁说新手就不能出奇制胜?”
李义林上前一步,看向太子,目光坦然:“太子殿下担忧周平无实战阅历,臣理解殿下的谨慎。但臣以为,正因周平未被战场固有套路束缚,或许能另辟蹊径。
且如今朝堂之上,武将们用旧法久战无功,不若给周平一个机会,让他一试。
若成,可解东南之患;若不成,再依常规谋划,亦不会有过多损失。还望殿下与圣上斟酌。”言毕,李义林退回班列,垂手而立,静待圣裁。
太子顿时有些不解,按理说老师应该与自己共同进退,可如今竟然与自己唱起反调,一定是有其深意,于是便不再作声。
元康帝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环视,最后落定在李义林身上。
“李爱卿之言,颇有些道理。这周平能屡破奇案,才思定是不凡,若真能将其本事施展于东南,说不定可一改当下战局。”
说罢,他转而看向京兆县令朱守纯,眼神陡然锐利:“朱爱卿,这周平是你治下之人,你且说说,此人品性如何?可愿放他奔赴东南,为朝廷效力?”
朱守纯赶忙出列,跪地叩首,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汗珠,他咽了口唾沫,声音略带颤抖地回道:“启禀圣上,周平为人机敏正直,在县衙当差时,对公务尽心尽责,确有几分能耐。
但他毕竟职责在身,县衙诸多事务亦离不开他,若要派他前往东南……”朱守纯欲言又止,偷瞄了一眼太子,又迅速低下头。
元康帝冷哼一声:“朕如今问的是你这县令,不是让你看旁人眼色。朝廷用人之际,哪桩事不是大事?你只需如实说来,放是不放?”
朱守纯身子一抖,连忙答道:“臣……臣全凭圣上旨意,圣上若觉周平能堪大用,臣自当全力配合,绝无二话。”
元康帝微微点头,目光再次扫向朝堂众人:“既然如此,事就这么定了。今特封周平为检校参军,责令其即刻离京,赶赴东南,辅佐胡宪林,全力清剿海妖,务必早日还我东南百姓安宁。”
喜欢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