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还满面笑容的元康帝脸上立刻布上了一层阴云,沉声说道:“着户部,立刻拨银50万两,交与胡宪林筹粮赈灾。”
“遵旨!”户部尚书杜文远领旨。
“西北战事呢?五皇子可有捷报传来?”元康帝又问道。
李义林继续回复:“五皇子驱逐异族八百里,斩杀敌军三万,缴获战马三千匹。另外五皇子还传信来说手雷筒威力惊人,令敌人闻风丧胆,要再加10万支火速运往大营。”
“工部,10万支手雷筒何时能运往西北?”
工部尚书潘子川出列,拱手说道:“回皇上,之前户部只拨糖10万担,除了用于制作手雷筒外,其余的炸药都已经发给各地工程司,眼下实在没有多余的了。”
杜文远紧跟着说道:“启禀圣上,户部已着令地方加紧采买,可是从各地发回的信函来看,情况并不理想,况且眼下东南种植甘蔗的福临和广安大片甘蔗产地已经被海妖族占领,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明年整个大齐百姓吃糖都会成问题。”
元康帝环视了下大殿问道:“你们可有什么办法?”
所有大臣都低下了头,无人敢应对。
元康帝又看向了严济,问道:“严阁老,你出个主意吧。”
严济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垂首说道:“回皇上,老臣以为制糖一事当改稻为蔗,而且刻不容缓,若错过了季节,一切都晚了。”
“臣以为不妥,如今东南大灾,海妖肆虐,若在此时让百姓改种甘蔗,于国不利。”李义林站出来第一个反对。
“李大人,当初陛下让咱们几个拟折子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严大人,折子里我写得很清楚,我赞成改稻为蔗,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东南事态变化,改稻为蔗当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如何从长计议?难道李大人真要等到明年全境无糖可用时才能想出解决办法吗?”严济连续三个质问,将刚才的轻松气氛一扫而空,殿内立刻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李义林没有接招,而是直接看向元康帝,拱手说道:“启禀圣上,寺庙掌管全境大量土地,而且每年仍旧是有增无减,尤其东南一隅,大量上好良田名义上归寺院所有,实际上却是当地官员、乡绅与某些寺庙沆瀣一气,逃避赋税,中饱私囊,倘若能将全境寺院用地做统一使用,分给百姓,何愁赋税,又何愁那600万担糖?”
李义林一番话慷慨激昂,犹如一剂狠药深深地戳中了元康帝的心窝。
20年前,元康帝刚刚登基时便下旨寺院用地免交赋税,成立了善事院管理全国寺院土地和僧籍。
多少年来,寺院数量越来越多,僧人良莠不齐,于是便有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与寺院勾结在一起,巧立名目,将自己的土地名义上划入到寺院名下,实际上是逃避赋税。
还有些富家子弟披着所谓的“遁入空门”的外衣,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一些贫苦百姓无法生存也只能进入寺院逃避兵役、徭役,使我大齐无人可用,无兵可征。
短短20年,曾经万邦来朝的大齐帝国就被蛀得千疮百孔,连一海妖小族都敢肆意侵犯。
虽然这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一件事,却无一人敢提,究其原因就在元康帝本身。
这些年,曾不止一次有官员弹劾善事院,不是被贬职流放,就是入狱砍头,从那以后就无人敢再提起此事。
今日,李义林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朝堂之上重议此事,这可是赌上了自己的仕途和性命,也要为大齐百姓争下这一份清明。
“李义林,你这是要灭佛?”严济厉声质问。
“严大人,李某只字未提灭佛二字,你此言何意?”李义林厉声呵斥,毫不退让。
严济顿时不再说话,只是浑身抖个不停。
朝堂之上,无人再敢说话,所有人都低着头,大家都清楚,要不要灭佛,元康帝是最大的阻碍。
早有传闻佛陀曾与元康帝做过约定,只是无人知晓他们究竟约定过什么,竟然能让全天下举世无双的人皇元康帝投鼠忌器、畏首畏尾。
元康帝坐在龙座上,脸色平静如常,没人知道他心里此刻在想些什么。
只见元康帝静静地吸了一口气,如平日一般说道:“着内阁、户部、工部三日内拟个折子上来,以京城胡商大集和桶子街为典范向全国推行;重新调整赋税、徭役;统计全国寺院、僧侣数量、寺院用地,还地于民。”
文武百官愣了刹那,齐声跪倒。
“臣等遵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耳欲聋的呼声如同海浪般在大殿内激荡,所有人都知道,大齐王朝要变天了!
喜欢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