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川赶紧回话:“是的,太子和公主殿下是来工部询问朝天宫图纸的进度,恰好遇上了周平在做演示。”
“太子可有说什么?”
潘子川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起公主临走时的警告,于是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倒是公主殿下抛了个彩头。”
“谁赢了?”
“公主殿下独赢。”
元康帝的脸上立刻挂上了笑,好似不再是那个威震天下的帝王,而是在秀孩子的老翁。
“这个丫头啊,从小到大,在这方面还从未输过,随朕,呵呵……”
“是,公主殿下天资聪慧、目光敏锐,臣等十分叹服。”
简单几句家常,刚刚的刀光剑影立刻化解于无形,对于是否要治罪于周平的事,无人再敢提及,整个宫殿内,气氛也缓和了许多。
“今天叫你们来,便是要商讨一下这炸药的事情。严阁老,对于炸药,你是怎么看的?”
严济拱手,好像刚才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正色道:“老臣认为,炸药可应用于农业生产、河水治理、工程建造、开矿挖山、军事威慑等方方面面,若使用得当,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元康帝点了点头,看向其他三人:“你们认为呢?”
其余三人同时说道:“臣等附议。”
“好,潘尚书,那你就说说吧。”
潘子川拱手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其实炸药想要大规模生产,以我们现在的基础,只要再加一种材料就可以。”
“什么材料?”李义林问道。
“糖。”
在列的所有人全都瞪大了眼睛,感觉这个答案简直是匪夷所思。
“你说的糖,可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糖?”严济觉得可能是自己老了,听不清了,又问了一遍。
潘子川点点头,说道:“严阁老,正是咱们平时吃的糖。”
严济挥了挥衣袖,做出一副十分嫌弃的样子说道:“荒唐!糖是吃的,怎么还能用来做炸药,我看你们都被那个叫周平的骗了。”
潘子川摇了摇头,说道:“起初我也这么认为,可是后来按照周子的配方,我亲自制作了一份炸药,便由不得我不信了。也难怪过去2000多年火药未曾有丝毫改变,是我们的目光短浅了。”
“周子?一小儿可当得起?”严济质问。
潘子川十分谦虚地点了点头:“周子境界之深远,思维之广阔,非吾辈之所能及。周子云:任何进步都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乃吾辈之己任。俗语有云,达者为师。今天我才切身地感受到,周子当可为吾师矣。”
严济瞅了一眼潘子川,不再说话。
元康帝知道潘子川是性情中人,倒不在意,问道:“若要炸药普及,每年约须多少糖?”
潘子川收敛了一下放飞的自我,话归正题,说道:“微臣做了粗略的估算,若炸药能普及使用,先说全国的治水、开山、修路、挖矿的速度可提升近五倍,人力节省一半,物力节省三分有二,工程方面,每年大概需要100万担。
我大齐边防守军、各州驻军、京城禁卫军、锦衣卫总计约200万,若是给每名士兵都配备六只手雷筒,攻城爆破,再加上库存、回收、轮换等使用量,每年大约需要300万担。”
元康帝紧接着看向户部尚书杜文远,问道:“你们户部每年可以拨多少糖给工部?”
“回陛下,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主要的种植区是在福临和广安一带,年产白糖、红糖、冰糖合计约160万担。其中,每年卖给东洋人约5万担,卖给西洋和西域人约30万担,每年约收入160万两白银。剩余125万担,还供不应求,若是哪一年光景不好,便有价无市,微臣一担都拨不出去。”
李义林盘算了一下,说道:“按照二位大人所言,每年糖的产量怎么也得600万担,才能满足工部、兵部、户部所需?”
潘、杜二人一齐称是。
“改稻为蔗呢?”严济突然问道。
杜文远继续说道:“全国大约有3万2千亩地专门种植甘蔗,糖亩产量最多50担。600万担糖需要12万亩地。而且甘蔗只适合在南方沿海一带种植,倘若将稻田都改成蔗田,必然会出现粮荒。况且眼下海妖族还在东南作乱,就算能改也改不下去。”
“缺粮就从其它府州调粮,胡宪林不是已经快发动总攻了吗,现在开始制订改稻为蔗的计划,等海妖族肃清,前方捷报传回,便立刻着手施政。”严济果断说道。
杜文远还想说什么,却被元康帝打断了。
“事儿就这么定了,户部立刻调拨30万担糖给工部。你们四个人下去给我拟个法子,务必要解决600万担糖的事。”
众人见元康帝已经定了调调,不管任务有多么难以完成,做臣子的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四位大员揣着各自的心思,走了。
现在的熙元宫里,就剩下元康帝和一晚上都没说话的大太监高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