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元宫内,今晚的小朝会与往日有着明显的不同,虽然谁也不看谁,但是每个人都在心里琢磨着,今儿个元康帝召见这些人来,到底有什么事?
以往,参加小朝会的人员有内阁首辅严济和次辅李义林,最重要的就是太子常洛。
这是元康帝有意锻炼太子,毕竟这江山早晚有一天要交到太子的手里。
可今晚,太子不在。
元康帝没必要做出解释,严济和李义林也就不好瞎猜。
再者,今晚的会议还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工部尚书潘子川,再一个就是户部尚书杜文远。
两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小朝会,严济和李义林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朝天宫重建的问题,公西子在东南督办盐税有多顺利,恐怕没有人比他俩更了解的了。
可元康帝一开口,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今天,在工部,听说发生了一件挺有趣的事,你们都知道吗?”
众人低着头,没人敢乱说话,此时首辅严济的作用便显而易见了。
严济说道:“陛下,微臣未曾听闻,既然发生在工部,不如就让潘大人跟大家说一下吧。”
元康帝点点头,于是潘子川便将周平今日开讲的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这次潘子川说得很中立,也很冷静,没有加入任何个人情感。
作为旁人,听完以后也就完了,可李义林则不然,他兼领兵部尚书,对于如今的战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瞬间便联想到炸药的出现将对整个大齐的用兵以及周围国家产生质的变化,前提是,它得能量产。
而李义林也相信,元康帝肯定也有同样的感觉,毕竟,那是一位在马上定乾坤,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帝王,论战场经验,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果然,元康帝对于潘子川的回答并不是特别满意,令其将那些惹怒太子常洛的分析又讲了一遍。
这一次,严济和杜文远都听懂了。
严济拱手说道:“陛下,若真如潘大人所讲,炸药的出现势必会改变天下的格局,对于我大齐的国力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老臣恳请陛下将这炸药的配方列为甲等机要,若有人胆敢泄露,株连九族。”
元康帝言道:“晚了!那周平当着所有工匠的面,已经将配方公布出来了。”
严济脸色骤变:“此子太过大胆,纵然这炸药是他研制的,可他竟然将配方公布了,若任其发展,倘若有一天将配方透露至别国,与我大齐不利。老臣恳请,速令刑部捉拿周平一家,以绝后患。”
李义林心里咯噔一下,他全然没想到严济会如此狠辣,果然上次秦水寿一案的连带反应,已经让严济对周平有所警惕。
李义林必须要保住周平。
李义林刚要开口,元康帝却已经说话了。
“周平心无旁骛,全然没有私心,若拿了他全家,岂不是要寒了天下人的心?”
严济立刻明白皇上的意思,口气软了下来,退而求其次。
“陛下,这周平不过是县衙一小捕快,如何能研制出这炸药?老臣怀疑这其中肯定另有阴谋,不如交给刑部彻查一番,倘若无事便对其嘉奖;若是有事,到时再治他的罪,天下人也就说不出什么了。”
李义林立刻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无此必要,首先,周平去工部是和苏宁方一起去的,臣听闻周平与苏宁方亦师亦友,若他真有二心,断然逃不过苏宁方的法眼;
其二,若这真是某人或某个敌对国家的阴谋,完全可以用炸药制作出大量武器,直接发动战争便好,为何要公布配方,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又能对我大齐造成什么影响?”
“李大人,这就是你我都不知道的,所以一定要调查,防患于未然。”严济反驳。
“严大人,难道你连钦天监的法眼都不相信了吗?”
“法眼若是面面俱到,那要我刑部干嘛?再者说了,他周平不过是一捕快,又怎会同苏宁方亦师亦友,李大人,我看是你有心袒护,其中深意旁人恐怕无法猜测!”
“严大人,你意有所指,你是想连同我一起治罪吗?”
“治不治罪,治谁的罪,这不是我说了算的,要看具体调查后的结果。老臣恳请陛下降旨,立刻捉拿周平,恐其身后另有人指示,以绝后患!”
“陛下不可,周平才智双绝,是我大齐难得的人才。据微臣调查,此子从小到大从未出过京城,不可能与外邦人有所联系,微臣恳请陛下三思,此子可用!”
“怎么一定要出京城才能与外邦人联系吗?我大齐京城每天进进出出天下百姓数十万,你能分辨哪个是探子哪个是百姓吗?”
“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定夺!”
整个熙元宫内,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潘子川和杜文远却一头雾水,完全不知两位内阁大臣为何为了一小捕快争得面红耳赤。
元康帝看着座下的四位大臣,脸上看不出任何波动。
“听说今天太子和公主也去工部了。”元康帝压根不接话茬,另开了一个新话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