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换装置”的成功,将霍天渊的丹房从纯粹的“危险禁区”改造成了“痛并快乐着”的修炼圣地,这让他颇为自得了一阵。然而,每当夜深人静,他看着那尊在氤氲灵气映照下更显沧桑、补丁摞补丁的紫云炉,内心深处那份属于丹师的执拗便会悄然抬头。靠炸炉的能量造福同门,终究是歪打正着的副产品,并非他丹道追求的正途。那居高不下的炸炉率,尤其是炼制某些需要极度精细控制和长久稳定的高阶丹药时屡屡功亏一篑的挫折感,像一根细刺,扎在他的心头。
“人力有穷时,尤其是面对需要摒弃一切杂念和随机应变的精细活计……”霍天渊摩挲着紫云炉壁上的一道深痕,喃喃自语,“我那随性而为的作风,用在创新探索上自是利器,但于这水磨工夫的稳定成丹,反倒成了最大的阻碍。” 他的目光逐渐变得坚定,“既然人力不可恃,何不假于物?而且,必须是远超上次那简陋玩意儿的、真正能独当一面的造物!”
上一次尝试傀儡炼丹,最终以炼出“躁动丸”告终,被他视为一次不成熟的试水。这一次,他立意要打造一个能完美复刻、甚至超越他(理论上的)最佳状态的全自动炼丹助手。这个念头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蔓延开来,迅速压过了对其他事情的兴趣。
他首先沉下心来,仔细剖析了上次失败的根源:感知粗糙、决策僵化、执行笨拙。针对这三大痛点,他开始了近乎偏执的改进。
感知方面,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计量和测温。他耗费了不少珍藏材料,拆解了好几件具有探查功能的法器核心,融合自己对能量和形态的神识感应理解,精心炼制出了三颗仅有指甲盖大小、却功能各异的“微缩探查晶眼”。一颗专注于捕捉炉内药液形态的细微变化,从稀薄到粘稠,从分散到凝聚;一颗负责监控能量流动的频谱,分辨药力融合时的和谐与冲突;最后一颗则精准扫描丹炉各区域的温度梯度,确保受热均匀。这相当于赋予了傀儡三只能够洞察炼丹过程微观动态的“神目”。
决策层面,他摒弃了死板的固定流程。他将自己过往那些为数不多的成功炼丹经验,以及堆积如山的失败案例记录,全部翻了出来,进行了一场浩大的数据量化工程。每一种药材在不同状态下的最佳处理参数——何时需要文火慢炖,何时需要武火急攻,搅拌的力度与频率如何随药液粘稠度变化,融合时机如何把握——都被他提炼、总结,编制成一套极其繁复、内含无数条件分支的“自适应炼丹逻辑核心”。这核心被刻录在一块精心炼制的“灵犀玉璧”之上,理论上,傀儡能根据“晶眼”实时传回的海量数据,在这玉璧中快速检索、匹配出最优解,进行动态调整,如同一个拥有霍天渊大量经验(但去除了他随机应变中不靠谱部分)的冰冷大脑。
执行环节,他更是下了血本。主体框架选用了坚韧且具有一定灵力传导性的“百炼青玄钢”,关键的活动关节处嵌入了“柔韧云母”以保证灵活性。驱动核心则是一颗取自某个古老遗迹、能量输出稳定而持久的“磐石之心”。最复杂的在于那对模拟人手的“千机臂”,霍天渊仿照人体经络,在其中嵌入了无数细如发丝的导能金属丝,使其能够完成抓取、投放、搅拌、刻画灵诀等复杂动作,理论上精度极高。
接下来的日子,霍天渊的丹房再次变成了炼器工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阵法铭刻时的嗡鸣、以及偶尔因能量调试失误引发的小型爆炸,取代了以往的炼丹动静。张铁柱被支使得团团转,搬运各种金属矿石和奇异材料。战玲珑来看过几次,只见一个庞然大物的骨架逐渐成型,其复杂程度远超她的想象,也只能摇头苦笑,提醒霍天渊注意安全。
历经近一个月的废寝忘食,一个身高八尺、通体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结构精密、充满了力量感与科技感的庞然大物,终于矗立在丹房之中。它那由“灵犀玉璧”构成的头部散发着淡淡的蓝光,三颗晶眼在面部呈品字形排列,闪烁着无机质的光芒,一对“千机臂”垂在身侧,指尖闪耀着寒芒。霍天渊满意地将其命名为“丹傀·贰型”。
调试阶段开始。霍天渊小心翼翼地将“丹傀·贰型”与紫云炉对接,输入了他精心准备的一份“锻体丹”丹方和炼制流程。这“锻体丹”本是用来淬炼肉身、打熬筋骨的基础丹药,炼制过程相对简单,正好用来测试。
启动指令下达,“丹傀·贰型”眼中的蓝光稳定亮起,整个躯体发出极其细微的嗡鸣。它一丝不苟地开始行动:转身,从材料架上精准抓取药材,投入炉中,引火,控温……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着“灵犀玉璧”中的程序,分毫不差。
然而,问题很快就暴露了。这傀儡的动作,虽然精准,却毫无“人”的圆融与柔和,充满了机械的僵硬感。投放药材时,它不是轻巧地送入,而是如同投石机般“咔哒”一声精准掷入;控火时,火焰的升腾与收敛都带着一种阶梯式的突兀感,缺乏自然流畅的过渡;最要命的是搅拌药液,那“千机臂”握着搅拌棒,并非轻柔地划着圆弧引导融合,而是以一种固定频率、固定幅度,如同打铁般,“铛!铛!铛!”地反复锤击、戳刺着炉内的药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家丁仙尊:逗逼修真无敌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家丁仙尊:逗逼修真无敌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