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如同春汛时的江水般迅猛上涨,那种力量几乎肉眼可见地在体内奔涌的感觉,确实带来了一种令人沉醉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徐易辰每日内视,都能清晰地“看”到脑海中那系统界面上,代表境界的百分比数值从筑基初期78%一路坚定不移地攀升,突破八成,逼近九成,最终稳稳地停在了92%的位置上。
海量的灵石被投入洞府核心的聚灵阵,转化为近乎粘稠的精纯灵气,再被那枚贴身玉坠系统以最高效率精准引导,毫无浪费地注入他的经脉,冲刷着每一个窍穴。
这种极致高效的“填鸭式”修炼,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快得甚至让他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
但很快,就像盛宴之后口中残留的那一丝油腻感,一种细微却无法忽视的不安,悄然从心底滋生出来,逐渐漫延,抵消了那份力量增长的纯粹喜悦。
这感觉并非来自系统的警报,而是源于他自身最真切的体会。
一次例行的术法修炼中,他在密室中试图演练一门名为《流火诀》的中阶控火术法。
这门术法并非一味追求威力,更讲究灵力的瞬间爆发与精微操控,需要对火系灵力本身那种狂暴与灵动共存的特性,有极深的感悟和临场应变的灵活。
他依照系统给出的完美数据执行:“灵力输出强度:精确设定为35单位,灵力输出节点:手少阳三焦经主脉及三个分支;操控精度建议:维持波动率低于±3%。”
指令清晰,执行无误。磅礴的灵力汹涌而出,一团炽热、耀眼、规模惊人的火焰瞬间在他掌心上方凝聚而成,火焰的温度、稳定度都精准得不可思议,完全符合甚至超越了术法典籍上的标准描述。
然而,当他试图按照典籍中更高层次的要求,让这团强大的火焰“灵动如雀,翩跹起舞”,展现出火焰应有的生命力时,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滞涩和吃力。
那团火焰在他手中,更像是一块被强行塑形的、沉重而棱角分明的灼热岩石,他只能依靠强大的神识蛮力去推动它进行一些僵硬的移动和刻板的变形,丝毫感受不到那种生生不息、圆融自然的韵味与灵性。
他忽然清晰地回忆起,数月前曾在宗内小比上,见过一位同样刚入筑基初期不久的师兄施展此术。
那位师兄凝聚的火焰,规模远不如他此刻的庞大,温度似乎也略有不及,但那火焰却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意识一般,如活物般缠绕在其指尖,随着心意忽而舒展如缎带,忽而凝聚如飞鸟,变化由心,带着一种难以用数据衡量的、令人惊叹的灵性。
那种源自对道法本身深刻理解后所展现出的圆融自然,与他此刻纯粹依靠数据和力量堆砌出来的、强大却死板的火焰,形成了无比鲜明的、甚至有些刺眼的对比。
这种对比,像是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他因修为快速提升而产生的些许自得,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他猛地散去了手中那团徒具其形的火焰,怔怔地看着空中残留的扭曲热气。
问题,根本不在灵力的“量”上,而在掌控的“质”上!他骤然明白了过来,一股明悟夹杂着后怕的情绪涌上心头。
“系统它还是太过于追求绝对的最优和极致的量化了。”他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仿佛在黑暗中终于摸到了那根导致失衡的关键线头。
“它把我身体里一切能被数据化的东西都数据化了,并且推到了当前条件下的极致。
但它却把那些根本无法被数据化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给完全忽略甚至边缘化了。”
那些被忽略的,正是修仙过程中看似虚无缥缈、进度缓慢、实则构成了道基最坚实部分的“模糊地带”,是心境在漫长而枯燥的修炼中,自然经历喜怒哀乐、历经挫折与明悟后,才能得到的沉淀与升华。
是对天地灵气流转、对自身所修功法本源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感悟和亲切沟通。
是在无数次实战演练或生死搏杀中,通过失败和总结才能磨砺出的、属于修行者自身的临机应变智慧和对力量的直觉性掌控。
这情形,像极了他前世见过的某些应试天才,刷题考试门门高分,公式定理倒背如流。
但一旦脱离试卷,遇到需要真正创新思维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反而可能束手无策,其表现甚至远不如那些分数不高但思维活跃、实践经验丰富的同行。
“根基不稳,大厦将倾!”这个念头如同洪钟大吕,在他脑海中轰然鸣响,震得他神魂发颤。
只顾着疯狂垒砌砖块,却忽略了水泥的粘合质量与地基的深度夯实,房子盖得越快越高,将来遭遇风雨时,崩塌的风险也就越大,后果也更是不堪设想!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将心神沉入识海,全力连接那枚贴身玉坠系统,开始对既定的修炼方案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
他首先大幅削减了纯粹堆积灵力的“自动修炼”任务所占的比重,从原先疯狂地占据每日修炼七成以上的时间,果断压缩到不足四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