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弟子们充满疑惑和不解。这种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让他们难以适应。
但在徐易辰许诺的丰厚贡献点和灵石奖励刺激下,再加上墨长老的全力支持,大家很快投入工作。
徐易辰为每个岗位编写了详细的操作手册,规定了每一个步骤的标准动作和品质要求。
他甚至还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质量检测法器,用于快速检验部件的合格率。
最大的挑战来自核心模块的生产。
即使有舍利子辅助,高精度的器纹铭刻仍然极其耗费心神。
徐易辰不得不精心挑选了两名神识特别敏锐的弟子作为助手,先由他完成最关键的铭刻步骤,再由助手进行后续处理。
就这样,一条粗糙但雏形初现的“法器生产线”在百炼宗内悄然运转起来。
生产区域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块,弟子们各司其职,有的在专心铭刻器纹,有的在精心打磨材料,有的在认真检测品质。
徐易辰穿梭在各个工位之间,时而指导操作技巧,时而解决技术难题,时而调整生产流程。
他前世积累的管理经验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作用,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然而问题还是接踵而至:不同弟子炼制的部件确实存在细微差异,虽然单个部件都符合标准,但组装时总是出现各种兼容性问题。
核心模块的产量始终提不上去,成为整个生产线的瓶颈,甚至还有弟子因为不理解这种生产模式的价值,工作态度敷衍,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徐易辰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他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每个部件都有独特的标识,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的生产批次和责任人。
同时,他改进了奖励机制,将贡献点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优质优价,劣质惩罚。
夜幕降临时,徐易辰常常独自留在生产区域,审视着一天的工作成果,思考着如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他知道,这条生产线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与凌霄宗的合作,更关系着他未来在修仙界的发展道路。
墨长老偶尔会前来视察,看着这条日渐成熟的生产线,眼中既有欣慰,也有担忧:“易辰,此法虽妙,但是否太过功利?炼器本是一门艺术,如此分工量化,是否失了炼器之本心?”
徐易辰恭敬回答:“师尊,艺术与效率并非对立。我们不是要取代传统炼器,而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对于基础法器的大规模生产,这条路或许更加合适。”
墨长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多言。
随着时间推移,生产线渐渐步入正轨。弟子们逐渐熟悉了新的工作方式,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但是徐易辰心中的压力并未减轻:不同弟子炼制的部件,能否完美适配?量产的质量能否达到要求?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这条生产线的命运,完全系于即将到来的量产测试之上。
成,则开辟炼器新纪元。
败,则前功尽弃。
夜深人静,徐易辰独自站在生产线尽头,看着一排排已经组装完成的“矿工系统”原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这些法器即将被送往凌霄宗矿场进行实地测试,它们的表现,将决定一切。
喜欢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