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工坊扩建提效率,保底协议稳货源
初秋的晨光刚漫过县城东门外的土坡,新工坊的工地上已响起此起彼伏的敲打声。十几名工匠正忙着给木梁上漆,地面上整齐堆放着新打造的切片机、烘干架,苏婉清拿着图纸,在各个区域间穿梭,时不时停下来和工匠们核对尺寸。
“刘师傅,清洗池的深度再加深半尺,这样大批次的药材也能洗得干净。”苏婉清指着图纸上的标注,“还有烘干房的通风口,要按我说的留成斜的,既能通风又能挡雨,免得药材受潮发霉。”
刘师傅放下手中的刨子,接过图纸仔细看:“苏姑娘,您这图纸画得也太细致了,连水流方向都标出来了。以前咱们加工药材,都是随便找个院子搭个棚子,哪有这么讲究?”
“讲究才能出好活。”苏婉清笑着解释,“咱们现在要给周边五县供货,以后还要往府城送,要是加工效率跟不上,或者药材品质不稳定,订单就会被别人抢走。这工坊按标准建,以后一天能加工上千斤药材,比之前的小作坊快三倍不止。”
萧策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张清单,走到苏婉清身边:“周边乡镇的五个收购点都安排好了,每个点派了两个可靠的伙计,还请了当地的老药农当‘质检员’,负责判断药材等级。这是收购点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你收着。”
苏婉清接过清单,指尖触到他温热的掌心,心中一暖。自从决定扩建工坊、增设收购点,萧策就帮着跑前跑后,联系工匠、招募伙计、选址建点,几乎没怎么休息过。她抬头看向他,发现他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忍不住叮嘱:“你也别太累了,收购点的事交给伙计们就行,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放心,我心里有数。”萧策揉了揉她的头发,目光落在工地上,“等工坊建好,你就不用再为加工效率发愁了。对了,我还联系了府城的木柴商,以后烘干房的木柴按批发价供应,能省不少成本。”
半个月后,新工坊正式投入使用。苏婉清将工坊划分为“清洗、切片、烘干、包装”四大区域,每个区域门口都挂着醒目的木牌,上面写着详细的操作规范:清洗区“三换清水,无泥沙残留”;切片区“厚薄均匀,误差不超过半分”;烘干区“柴火控温,时辰精准”;包装区“按级分装,标识清晰”。
开工第一天,三十名熟练工人身着统一的粗布工装,在各自的区域内忙碌。清洗区的工人将新鲜药材倒入池中,水流顺着预设的凹槽缓缓流淌,带走泥沙;切片区的工人推动新打造的切片机,一片片厚薄均匀的药材落在竹筐里;烘干房内,柴火燃烧的温度被控制得刚刚好,药材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包装区的工人将烘干后的药材按“特级”“一级”“二级”分装,贴上印着“婉清药材”的标签。
“姑娘,这新工坊也太好用了!”负责包装的李婶拿着一包刚装好的枸杞,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在小作坊,一天包几十包就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按您定的规矩来,一天包几百包都不费劲,而且药材看着也比以前鲜亮!”
苏婉清走到切片区,拿起一片当归仔细看,切面光滑、厚度均匀,满意地点点头。这时,收购点的伙计匆匆跑来,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姑娘,这是邻县张家庄送来的第一批枸杞,按特级标准收的,您看看品质怎么样。”
苏婉清打开布包,一颗颗枸杞颗粒饱满、颜色鲜红,透着自然的光泽。她拿起一颗放进嘴里,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这是用灵泉稀释水改良过的种苗种出来的,品质比普通枸杞好太多。
“品质很好,按特级价给张家庄结算,再告诉他们,要是下次还能种出这样的枸杞,我们可以把保底收购价再提高一成。”苏婉清对伙计说。
原来,为了让药农们安心种药材,苏婉清特意和他们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无论当年药材市场价格如何,她都按协议价收购,若遇到旱灾、水灾等天灾,还会提前预付三成定金,帮药农们渡过难关。
这日,苏婉清带着小草去邻县的收购点巡查。刚到张家庄的收购点,就看到一群药农围在门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什么。见苏婉清来了,药农王大伯率先迎上来:“苏姑娘,您可来了!我们刚收到消息,今年邻县的枸杞市场价跌了一半,好多药铺都压价收购,还好您跟我们签了保底协议,不然我们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是啊是啊!”其他药农也跟着附和,“我们已经把家里的枸杞都摘了,就等着送到收购点来,按您定的价卖,比市场价高两成呢!”
苏婉清看着药农们脸上的笑容,心中满是欣慰:“大家放心,只要你们按标准种出好药材,我就绝不会压价,更不会拒收。以后咱们就是长期合作,你们种得好,我卖得好,咱们一起赚钱。”
从收购点回来,刚到工坊门口,就看到几辆马车停在外面,车身上印着“府城福兴酒楼”的标识。酒楼的管事看到苏婉清,连忙上前见礼:“苏姑娘,久仰大名!我是福兴酒楼的管事,听说您这儿的药膳原料品质好,特意来订一批炖鸡汤料、炖排骨汤料,要是品质符合我们的要求,以后我们酒楼的药膳原料就全从您这儿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